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7章 敗亡之杯,劍影雲波,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姓們都直愣愣的看著盒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東西。

盒子裡是六隻光華閃閃的杯子,臨水月也聚精會神的看著盒子裡的杯子,雖然奇珍異寶她見過不少,但是這一次的杯子她也感到十分的好奇,臨水月仔細的看了看,臨水月的紫罄軒中珍寶無數,珠玉瑪瑙,金銀器皿更是數不勝數。

這一次見到的東西竟然連她都是眼前一亮,這六隻杯子不盡相同,前三隻是三隻翡翠杯,杯子的邊緣與杯中都鍍上了一層黃金,但是能讓臨水月眼前發亮的並不是這三隻杯子,雖然這翡翠鍍金的杯子珍稀,但是卻不足以打動臨水月,這樣的杯子臨水月也有兩隻,而且當初她還把一對這樣的手鐲隨手送人了。

讓她眼前一亮的則是後三隻,那三隻杯子只是三隻古瓷杯,但是就是這三隻瓷杯讓臨水月目瞪口呆。

這杯似玉,但卻非玉,而色澤的通透卻勝過美玉,但也不是與玉相似的琉璃。

看到如此的寶物,莫塵倒是沒有什麼反應,他雖不是俗人但也並非雅士,他對喝酒沒有太大的講究,只是舉起酒杯喝下去,就這麼簡單,對於什麼器皿配什麼酒絲毫不在意。

這一次李玉瓊注意的不再是莫塵,而且坐在另一側的那個女子,她看到了臨水月的反應。嘴角輕揚。

李玉瓊拿起了一隻那個瓷杯,她問道:“我看姑娘對我這三隻杯子頗感興趣,不知可否知其來歷?”

這個自然難不住臨水月,臨水月也是識寶之人,她隨口說道:“雨過天晴雲破出(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眾人聽到她的這句話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包括莫塵。只有少數熟讀經書子籍的讀書人聽懂了這是什麼意思。當然也包括臨水月對面的李玉瓊。

這三隻瓷杯的來歷可不普通,相比之下它的價值遠不是那三隻翡翠杯可以比的。其中的這一隻就算是說價值連城也不為過。因為這就是稀世珍寶。

因為這三隻杯子是宋代汝窯的真品。而且還是傳說中的秘色。

相傳北宋徽宗曾經做了一個夢,夢到了雨過天晴。他對夢中見到的雨後天空的那種顏色非常喜歡,就給燒瓷工匠傳下旨意:“雨過天晴雲破出(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徽宗的這道聖旨不知難倒了多少工匠,最後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籌,燒製出了“雨過天晴雲破出(處)”的那種顏色。

雖說只是傳說,但是這汝窯的靛藍瓷器卻是最好的。尤其是宋代的真品最為寶貴,而汝窯為宋廷燒製用瓷的時間,大約是在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徽宗崇寧五年,前後約二十年,故燒製器物數量有限。由於燒造的時間短,加之靖康之難的後東京汴梁淪陷,宮室具毀,又遭受金人劫掠,汝官窯器物至南宋時已經十分難覓。

而且經過靖康之難,宋氏南遷,金人大肆屠殺,捕掠漢人,汝窯的技藝失傳,歷代之後都無法完美的再製造出“雨過天晴雲破出(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秘色瓷器了。後來又經歷宋金,宋元,明元等多次改朝換代,多年的征戰,損毀之多,數不勝數,傳至今日不過數十件,故而這宋代汝窯秘色瓷器便成了無價之寶。

而且這宋代的汝窯更是天下一絕,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出(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後世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而這種名瓷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臨水月的收藏豐厚,但是卻不曾有這個。

李玉瓊說道:“姑娘果然慧眼識寶物,這的確是宋代御用汝窯,只有好杯才能配得上這好酒。”

臨水月卻說道:“姐姐,小妹以為不然。”

李玉瓊將酒杯放了回去,她問道:“哦?那依姑娘之見該以為如何?”

臨水月說道:“姐姐若是真要飲酒還是用那三隻翡翠杯的好。”

李玉瓊問道:“為何?既然姑娘對我這三隻杯子知其來歷,一定知曉它的珍貴。”

臨水月點點頭。

李玉瓊又問道:“既然姑娘知道,那為何舍金玉而用糟粕?”

莫塵靜靜地看著身邊的臨水月。

臨水月說道:“這秘色汝窯瓷,雖然名貴,遠不是這幾隻翡翠杯所比,但是卻有敗亡之相。如此美酒卻用這敗亡之杯豈不是褻瀆了這美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鴻漸於磐

徐鳴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