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0章 法之道,劍影雲波,舜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露說道:“不如我們去京城吧。”

公孫無念問道:“為什麼?那裡豈不是更加危險?”

韓露說道:“你和朝廷有仇嗎?”

公孫無念笑著搖搖頭,當初雲水漂偷盜王府寶物,他還曾經幫助過六扇門緝拿雲水漂。而且朝廷裡有不少的人都想拉攏他,他就是厭惡官場的黑暗和權利的旋渦,他才選擇做一名遊俠。他想要的日子是快意恩仇,放蕩不羈。

並不是那種高官厚祿,錦衣玉食的日子。

如果他想做朝廷的鷹犬的話,那麼就算是當上錦衣衛的指揮使都不是什麼難事。他若是肯效命於朝廷,封侯拜將只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畢竟當初想把他留在身邊效力的可不止皇帝一人,朝中的多位一品大員,王公貴戚,都想留下他,但是他卻辭書一封將他們都回絕了。

不過那些人卻為他擺平了不少的事情,哪怕是他因為一時之怒,闖下的滔天大禍,都被這些朝廷大員還有皇帝給強壓了下來。

當年因為霓千雪的死,公孫無念就如同發狂的猛獸一般,血洗了數百條人命,更用從唐門盜來的冥河水,直接斬草除根。

距朝廷的統計,那個地方連同無辜百姓在內共有將近一千六百餘人喪生。這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大案,要案。

而這一場足矣讓整個江湖震動的大事,卻被這些朝中的大人們生生的壓了下來。

那個區域在幾天後就被朝廷的官軍封鎖,任何人都禁止入內。對外只是聲稱封鎖的區域內發生了瘟疫,所有人都不得入內,以免瘟疫擴散。

至於之前傳出的謠言,也被錦衣衛和六扇門,東廠的高手全部“壓了下來”。

而這件事最後依然是被當成瘟疫來處理,然後公示天下,而那場數百條人命喪生的大屠殺,則被牢中一些扣押的江湖死囚頂替上。

而公孫無念則直接被免罪,簡單的說這件事從頭到尾從未提到過公孫無念這個名字,依然保留了他逍遙浪子,鬼谷名俠的名聲。

冥河水之故被推脫給了瘟疫,而那場屠殺則被嫁禍栽贓給了一批死囚,而這批死囚在被定罪的第二天,就被拉到京城的菜市口,開刀問斬。雖然他們之中有人大呼冤枉,但是上刑場的沒有一個不說自己冤枉的,也沒有人會去在意,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真的是冤枉的。

雖然他們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但是他們卻全部都替公孫無念死了。他們承擔了本不屬於他們的罪行。

當初的中州盟還曾經調查過這件事,但是調查的結果最終也是不了了之,因為這些大人物都來遞話,而中州盟本身就是服務於朝廷的,替朝廷掌控江湖的。

自然也要順著朝廷的意思,雖然之前有人傳出了一些風言風語,但是大家心裡都是心如明鏡,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之後都是守口如瓶,眾口一詞,這件事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而罪魁禍首公孫無念則是連提也沒有人提過。

因為朝廷裡的人不想追究這件事,既然是朝廷不想追究自然就沒人去追究,因為這世間的法度都是朝廷制定的,換句話來說,法就是為朝廷來服務的。而朝廷就是執法的。

既然沒有執法的人去執法,那又哪來的犯法呢?沒有人去追究你的罪責,那你就是無罪的,倘若是去追究就算僅僅是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他也能說成西瓜,然後治你的罪。

公孫無念一直記得這件事,當初他曾經到過京城自首,但是卻沒有人追究。當時刑部尚書王大人接待了他,而王大人旁敲側擊,死不認賬就把這件事搪塞了過去。

刑部的公文上清清楚楚的寫著瘟疫,惡人行兇,以及惡匪的名單都給他看了。

公孫無念也明白了他們的苦心,就順坡下驢,回到了鬼谷,之後便是他拒絕臨水月,然後帶著韓露遠走高飛的事情。

這件事除了一些大員朝臣和公孫無念本人之外,沒有人知道。

當然,能讓這麼多朝中一二品的大員甚至是皇帝“幫忙”,這不僅僅是公孫無念一個人,雖然他們都很欣賞他,但是公孫無念一個人的面子當然是不夠的。

面子足夠大的當然是公孫無念背後的那個人,大明的江山都是他指點下來的。他的面子就算是皇帝也要顧一些。況且皇帝也想把公孫無念這個人才留在身邊,而且鬼谷門下只有兩個徒弟,皇帝還想讓這個制衡另外一個。

畢竟“一怒則諸侯懼,安居則天下息。”這句話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經過歷朝歷代的鬼谷門人驗證的,每一個亂世的誕生都會有鬼谷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鴻漸於磐

徐鳴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