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5部分,兵臨天下,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隊不能分開,很容易被漢軍各個擊破,我的意思是,要麼去鄴都,要麼就留在青州,關鍵是,我能得到什麼?”
劉鈞忽然明白曹休的意思了,曹丕沒有任何表態,曹休當然不肯率軍西進,劉鈞便想了想道:“如果是這樣,都督不妨以抵禦漢軍為藉口,再看一看世子的態度。”
曹休點點頭,劉鈞的話說到他的心坎上了,不給他一個大將軍來補償,他怎能放棄青州去鄴都。
兩人正在商議時,有親兵快步來到帳門前稟報:“啟稟都督,樂安郡有急報!”
曹休一驚,急忙道:“報信人在哪裡,快令他進來!”
片刻,一名曹軍斥候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參見都督!”
“快說,樂安郡發生了什麼事?”
“回稟都督,漢軍已撤離了樂安郡,根據各種線索,漢軍應該北上渤海郡了。”
曹休和劉鈞面面相覷,在這個關鍵時刻,漢軍居然北上河北了,曹休有點為難了,他本來可以用抵禦漢軍為藉口,不去鄴都,現在漢軍北上,他卻找不到理由了。
劉鈞沉吟片刻道:“漢軍北上,張遼軍隊也必有異動,都督不妨再等一等,先看看張遼軍隊的變化再做決定。”
。。。。。。。
漢軍的突然北進,無疑使原本平衡的青州局勢被打亂了,駐紮在青州的兩支曹軍都面臨兩難的境地,曹休軍隊不願去鄴都,而張遼的三萬軍隊卻面臨失控的危險。
張遼統帥的三萬軍是曹彰的幽州軍,為奪曹彰軍權,曹丕以支援徐州為由,命張遼率三萬幽州軍趕赴中原,遠離曹彰的控制。
但幽州軍是曹彰用了近十年打造的精銳之軍,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就算張遼這樣的名將也很難將他們整頓融合,曹彰對幽州軍的影響已經深入到軍隊的每一個士兵。
張遼的軍隊駐紮在齊郡臨淄縣的青州軍大營內,三萬軍隊由九十名軍侯、三十名牙將和三名中郎將組成,主將張遼和副將於信統帥全軍。
但到目前為止,張遼的命令都是傳達給副將於信,再由於信傳達給全軍,原因很簡單,在張遼統帥這支幽州軍之前,於信才是這支軍隊的主將,效忠於曹彰。
隨著鄴都內訌漸漸加劇,張遼的命令越來越徹底難以傳達下去,或者就算傳達下去,時間也會耽誤很多,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張遼想分兵兩路,派於信率一萬軍駐防北海郡,他率兩萬軍駐守齊郡,這樣一來,便可以把於信支走,張遼來整合兩萬軍隊。
但命令雖然傳達下去,於信卻不肯執行,這便就造成了張遼和於信的關係緊張,兩人根本不見面,而所有的牙將和軍侯都堅決服從於信的命令,這也是曹彰下達的命令,大將於信已經成為曹彰在軍中的代言人。
相反,張遼已經被架空,他名義是主將,但實際上他的命令根本傳達不下去,生命還時時面臨威脅,張遼身邊只有五百親兵,他們嚴密保護著張遼的安全。
大帳中,張遼獨自一人站在沙盤前,久久注視著沙盤上漢軍的北上路線,漢軍撤到渤海郡,但張遼卻能猜到,漢軍其實並沒有撤走,而是暫時撤離,等待曹軍內部爆發內訌。
張遼嘆了口氣,他已經明白劉璟的意圖,劉璟兵不血刃佔領青州,可惜曹軍卻陷入了內訌之中。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疾奔進賬,緊張道:“將軍,大事不妙!”
。。。。。。。。。
第二卷江夏 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
張遼不滿親兵的慌張,沉聲道:“不要慌張,慢慢說,發生了什麼事?”
“卑職剛剛得到訊息,曹彰的命令已經送達,於信正召集所有的中郎將和牙將在大帳中議事。”
張遼冷笑一聲,曹彰的命令不是一直都在下達嗎?這有什麼奇怪。
親兵見張遼並沒有放在心上,頓時急道:“將軍,這次不一樣,曹彰下達了金牌令!”
金牌令也就是調兵令,張遼也知道,那是曹彰的最高軍令,儼如曹彰親至,張遼也意識到了問題嚴重,他沉思片刻,轉身喝令道:“親兵立刻集結!”
張遼幾十年征戰沙場使他對危險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敏感,當他聽到曹彰的調兵金牌已經抵達軍營,他便意識到最後翻臉的時刻來臨。
張遼披掛盔甲,翻身上馬,就在這時,前方火光大作,只見副將於信率領數千士兵從三面包圍而來,士兵舉著火把,手提戰刀和長矛,殺氣騰騰。
於信和張遼各為其主,在爭奪軍權的鬥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