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0部分,兵臨天下,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搖了搖頭,“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派兵去增援蒼梧郡,番禹城又空虛了,所以我想和軍師商量,能不能派民團救援蒼梧郡。”
民團是諸葛亮在交州實施的一種應急措施,主要因為當年北征慘敗,交州軍隊幾乎喪失殆盡,而民眾恐慌,人人都不願從軍,在萬般無奈之下,諸葛亮推行了屯堡民團制,將原本居住分散的民眾集中起來居住,然後在民眾中建立民團,農忙時耕種,農閒時操練,並許與減稅賦的優惠,這樣民眾沒有從軍的恐懼,還能享受稅賦優惠,屯堡民團制便建立起來了。
但實施屯堡民團制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獲得兵源,諸葛亮又讓民團參與了離鄉訓練,不斷將一些訓練合格的民團團丁轉變為軍隊,這樣便使交州的軍隊一點點恢復,最終恢復到了北伐前的三萬人。
這其實是一種謀略,溫和地恢復軍隊,民眾的體會不深,反抗也不激烈,至於剩下的十幾萬民團,諸葛亮並沒有考慮讓他們轉為正式士兵,只是作為兵源不足時的臨時補充。
現在劉備提到了用民團去支援蒼梧郡,諸葛亮不由苦笑一聲說:“主公有沒有考慮過這些民團的實際戰鬥力,我可以告訴主公,他們的戰鬥力很低,最多隻能在守城時作為正式軍隊的輔助,若讓他們上陣打仗,他們反而會拖累軍隊,會率先潰敗,嚴重影響到軍隊士氣和穩定,另外我們已經沒有兵甲裝備了。”
諸葛亮終於吞吞吐吐說出了另一個致命的問題,他們沒有兵甲裝備了,當初北征時,交州軍幾乎所有的兵甲都丟在了荊州和豫章郡,府庫中的兵甲只能裝備幾千人。
為此,交州透過和江東貿易,獲得大量生鐵,用於打造盔甲兵器,勉強重新武裝了三萬軍隊,而劉璟在攻滅江東後,嚴禁生鐵流入交州,使得交州無法再打造兵甲,直接斷了交州的兵源裝備。
這是極為毒辣的一招,劉備為此焦慮萬分,一再希望漢國放鬆生鐵貿易,可漢國非但沒有放鬆,反而更加嚴厲,劉璟下達命令,擅自走私生鐵至交州,滿門處斬。
劉備也知道問題嚴重,沒有兵甲,有民團也沒有用,總不能讓民團士兵穿著布衣,拿著訓練用的木刀木矛去打戰吧!劉備低低嘆息一聲問道:“府庫中,不會一點兵甲都沒有吧?”
“倒也不是一件沒有,微臣去交趾前盤查過,還有一千四百餘件,就算建立把兵甲分開,建立刀盾軍和長矛軍,最終也只能裝備三千人,其中一半人還沒有盔甲。”
劉備負手來回踱步,他沉思良久,又回頭對諸葛亮道:“那就先將三千民團轉為正式軍隊,再從番禹守軍中抽調五千人,這樣就有八千軍隊,用以支援蒼梧郡,番禹城內的五千軍隊不夠,那就調三萬民團來協助守城,軍師說怎麼樣?”
劉備對自己的這個折中之策頗為滿意,可以說已充分利用了民團的力量,不料諸葛亮卻緩緩搖頭,“我勸主公不要增援蒼梧郡,最好再撤回廬陵郡的軍隊,全力守衛番禹城。”
。。。。。。。。。。
第二卷江夏 第1058章 正奇之爭
劉備有些愣住了,半晌問道:“軍師,你這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輕輕搖頭道:“其實臣也沒有太大把握,但臣感覺劉璟在灕水上建軍城只是他的一種謀略。”
“謀略?”劉備更加糊塗了,“什麼謀略,軍師能否說清楚一點。”
“微臣在路上考慮,漢軍從來都是在春耕後才發動戰爭,為何這次如此提前?微臣想到了一種可能,或許劉璟在蒼梧郡造勢的目的就是要調交州軍北上蒼梧郡和廬陵郡,使南海郡和番禹城空虛。”
劉備有點聽懂了,他介面道:“軍師的意思是說,劉璟其實是要攻打南海郡,或者直接攻打番禹城?”
諸葛亮點了點頭,“我懷疑漢軍真正的主力會從海路過來。”
“海路!”
劉備驚呆了,他隨即連連搖頭道:“不可能!軍師這個假設太荒唐了,漢軍怎麼可能從海路過來,絕對不可能!”
“微臣本來也覺得不可能,可一想到漢軍從海路奪取了會稽郡,我就感覺萬事皆有可能,漢軍的戰船當然不能進深海,可如果漢軍貼著海岸線走,他們的戰船就能頂住風浪,況且冬天和春天都是風浪比較小的季節,如果漢軍戰船從零丁洋進來,直抵番禹城,而我們的軍隊都被牽制在北方,番禹城就危險了。”
劉備慢慢坐下,他心中也有點亂了,如果真如諸葛亮所言,漢軍從番禹外海殺來,那簡直就是災難,但要他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把張飛的軍隊從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