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2部分,兵臨天下,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中,很容易被北方接應殺來的軍隊誤會為逃跑敵軍,劉去卑不再糾纏此事,對身邊侍衛令道:“趕去雕陰縣向單于稟報,我們已奪取雕令關!”
次日一早,劉去卑率領三萬騎兵沿著直道疾速向南奔去,中午時分便抵達了直道的第二座關隘——沮源關,沮源關是小關隘,守軍只有五百人,他們已得知雕令關失守的訊息,又聽聞數萬匈奴大軍南下,關隘守軍知道守不住,便放棄了關隘南撤,匈奴大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沮源關,大軍又繼續向南,撲進第三座關隘——子亭關。
匈奴騎兵的鐵蹄距離關中越來越近。
第二卷江夏 第864章 刺殺敵酋
入夜,劉璟獨自一人坐在大帳內審視地圖,漢軍的關內各郡的沙盤已經完成,但放置在長安,沒有能及時送到劉璟身邊,他只能從地圖上檢視洛川和直道之間的小路,這對習慣於運用沙盤部署戰役的劉璟,地圖著實令他感到不方便。
劉璟放下地圖,又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經過一天的商議,他最終和賈詡、法正達成一致意見,現在已是九月下旬,匈奴人最多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如果半個月內他們無法突破關中防禦,他就必須撤回草原,或者是撤回靈州,北方的第一場大雪往往會在十月下旬左右到來。
如果匈奴大軍在第一場大雪來臨前不能撤回草原,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非常殘酷的考驗,對於漢軍而言,只要再竭盡全力拖住匈奴大軍半個月,他們就將獲得最後的勝利,儘管擊敗匈奴人並非是漢軍,而是嚴寒的天氣,但勝利卻是屬於漢軍。
關鍵是如何拖住匈奴人,這就像釣魚,捨不得誘餌,休想釣上大魚,可如果把握不好,恐怕連釣魚人也一起掉入水中,如何把握住這個度,便是整場戰役的核心了。
劉璟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整理一下這場戰役的思路,這時,大帳外傳來侍衛的聲音,“啟稟殿下,魏延將軍求見。”
劉璟將思路暫時收回,隨即令道:“讓他進來。”
片刻,魏延快步走進,躬身施禮,“參見殿下!”
劉璟問道:“找到合適的人選嗎?”
“回稟殿下,找到了,現在帳外等候。”
劉璟立刻道:“讓他進來見我!”
魏延又出帳了,很快領進來一名三十歲左右的低階軍官,軍官單膝跪下:“參見漢王殿下!”
魏延在一旁介紹道:“此人是斥候營屯長,名叫張新,這次匈奴軍隊大舉南下洛川道的情報就是他先得到。”
劉璟點點頭,“請起!”
張新站起身,挺直了身體,劉璟見他身材雖然中等,但精明幹練,目光十分坦然,便知道此人是一個冷靜而有頭腦的人,他不由暗贊魏延會選人。
劉璟又道:“魏將軍有沒有告訴你,要讓你執行什麼任務?”
張新點了點頭,“卑職知道。”
劉璟微微嘆息一聲說:“此行九死一生,你們很可能回不來,說說吧!你和手下都有什麼要求,要重賞還是厚爵?”
張新沉默片刻道:“如果我們陣亡,官府會有撫卹給家人,我們不要重賞和厚爵,只希望我們的名字能刻進忠烈祠。”
劉璟心中感動,他默默點了點頭;對張新道:“不管你們是否成功,只要盡力去做了,你們都能如願以償!”
。。。。。。。。。
次日清晨,張新率領十名弟兄在通往午亭關的小道上疾奔,朝陽照在士兵的身上和臉上,每個人都彷彿被抹上了一層玫瑰色的紅光,但他們表情一樣的嚴肅,誰也沒有說話,繃著嘴唇一路疾奔。
張新之所以趕往直道,是因為得到最新的情報,進攻直道的匈奴大軍首領正是劉去卑,按照匈奴軍制,劉去卑率領的三萬大軍必然都是他的部落軍隊,而李令是劉去卑的幕僚,十之**,李令就在劉去卑身邊。
“屯長,休息一下吧!”賀老六累得吃不消,終於大喊起來。
張新也感覺戰馬快支援不住了,便勒住戰馬,指著一處背風的空地,對眾人道:“去那裡休息半個時辰。”
眾人奔過去,紛紛下馬,先給戰馬飲水餵食,然後自己找一地坐下休息,這時,張新走到楊利身邊坐下,關心地問他道:“你的箭傷怎麼樣?”
“只是皮肉之傷,沒有傷到筋骨,已經沒事了。”楊利還甩了甩胳膊,表示自己已無恙。
“那我就放心了,否則你就得回去。”
這時,楊利又小聲問道:“屯長,我們真能完成任務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