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部分,兵臨天下,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酒館和商鋪雖然還開著,但明顯客人稀少,往日熱情的酒保正百無聊賴地坐在大門前聊天。
新任樊城縣令是劉璟的老熟人盧升,當年遊繳所的主簿,他曾一度出任陽新縣縣令,剛剛被任命為樊城縣縣令。
他跟隨在劉璟旁邊,對劉璟介紹道:“現在在樊城人口大約是五萬五千餘人,還會返回一部分,我估計會在七萬人左右,而且隨著襄陽的步入正軌,樊城也會慢慢再興盛起來,畢竟襄陽的商業還是要依靠樊城。
劉璟點了點頭,“樊城的商業雖然不能和過去相比,但還是需要,主要是同中原方面發展貿易,我希望在兩年後,樊城的人口恢復到十萬人,另外,我打算在漢水上修建一座大型襄樊浮橋,這樣大家就不再需要渡船,直接可以過江,我已經讓匠學考慮方案了,既要能行人,同時不影響行船,估計年底之前會動工吧!”
盧升大喜,“如果有浮橋,那樊城的復興就快了。”
劉璟笑而不語,樊城是不可能有太大發展,成為襄陽的居住區還差不多。
這時眾人來到一座小院前,遠門緊鎖著,門上落滿了灰塵,劉璟望著這座小院,這裡曾是他的第一個家,後來是蒙叔的住處,自從三年前蒙叔病逝後,這座小院便空置了。
劉璟凝視院門良久,他心中嘆了口氣,沒有進這座小院,催馬繼續視察樊城。
就在這時,身後一名親兵飛奔而來,老遠大喊道:“州牧,有要事稟報。”
“什麼事?”劉璟停住了戰馬。
“啟稟州牧,江東使者到來,現在人已到碼頭,徐長史請州牧儘快返回。”
儘管張紘和荊州打交道已有十幾年時間,但他這還是第一次來襄陽,這一次他和魯肅得到了隆重的接待,軍師賈詡和長史徐庶帶著十幾名官員親自來碼頭迎接。
魯肅是中間人,他向張紘一一介紹賈詡和徐庶,張紘呵呵拱拱手笑道:“早就久仰兩位大名,今日才得一見,張紘足慰平生。”
事實上,賈詡的名聲要比徐庶大得多,但張紘很聰明,他此時絕不能厚此薄彼,要對徐庶一樣的尊重,而且他談笑風聲,極有親和力,比起魯肅的嚴肅,又更讓人感到一種輕鬆愉快。
這也是孫權把他派來的原因之一,不僅是他的地位比魯肅高,魯肅只是來摸底,而在談判的最關鍵時刻,還是需要張紘出馬。
眾人將張紘和魯肅迎進了襄陽城,寬闊華麗馬車行走在平坦的貴賓道上,後面有軍隊護衛,氣勢頗為壯觀,兩側的庶民道上,不斷有普通民眾躬身向車隊行禮,態度十分恭敬。
張紘點點頭讚道:“我看城池寬闊還是其次,襄陽民眾知書達理,懂得長幼尊卑,民興才能國盛,這才是荊州興盛的基礎,相比之下,江東略顯不足,還須奮起直追啊!”
徐庶笑道:“張長史太謙虛了。”
車隊很快到了荊州軍政官署,也就是原來的州衙,一組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頓時出現在眾人眼前,連魯肅也是第一次荊州,他頓時有些驚呆了。
從前常常有人說吳侯府被民間稱為吳王宮,是一種僭越的稱呼,但事實上,吳王宮的建築本身沒有多大問題,建造時都特地比王宮小一號,倒是今天他見到了荊州州衙才知道什麼叫僭越,恐怕連皇宮也不過如此。
旁邊的張紘的卻笑而不語,神情沒有半點異常,他早就聽說劉表排場如帝王,今日看來,果然名不虛傳,不過這是劉表的傑作,和劉璟無關,況且就算是劉璟建造,他也必須做到視而不見。
就在這時,後面傳來一陣馬蹄聲,有侍衛高喊道:“州牧來了!”
第二卷江夏 第459章 荊吳談判
隊伍紛紛閃開,張紘只見劉璟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向這邊疾奔而至,他和魯肅連忙下了馬車,片刻,劉璟戰馬疾奔而至,他翻身下馬,快步走上前笑道:“我正在樊城,來晚了,怠慢了兩位貴客。”
張紘和魯肅連忙上前施禮,“參見劉州牧!”
劉璟向賈詡和徐庶點點頭,又給徐庶使個眼色,徐庶會意,先回去準備談判資料和談判地點。
劉璟和張紘寒暄幾句,便親自帶著張紘步行前往正堂,賈詡則在後面陪同魯肅,走到臺階前,劉璟指氣勢恢宏的大殿道:“這是我伯父所修之正堂,坦率說,我覺得很不妥,準備將它拆除,可一想到曹操也在修建銅雀臺,我就有點猶豫,不知張長史有何建議?”
張紘微微一笑,“評判自在人心,曹丞相修銅雀臺如何,世人心裡自然知曉,昔日景升因有僭越之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