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部分,盛世唐魂,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這麼多人怎麼就想不到呢?
話才剛剛出口,老鍾就急了。
“少爺,這可不成啊!”老鍾趕忙阻止道:“咱們莊子裡的雞鴨可都是好雞鴨,一隻只的個大肉肥,而且還能生蛋,要是殺了可就虧大發啦!”
不僅是老鍾,就連三叔公和老劉也趕忙制止。
雞鴨對於一個莊戶來說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雖然比不上豬、牛這樣的大牲口,可是絕對是家裡最重要的營養來源,而不是之一。
要知道,莊戶人家是不可能像張毅那般天天吃肉的,更何況是如今這種天災不斷的年月,想要吃肉根本就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當然,張家莊比起其他莊子的確是要富裕一些,可是這種富裕也僅僅只是填飽肚子,想要吃肉那也等到每週一次的工作加餐才能打打牙祭。
除此之外,想要見點兒葷腥就不用想了!
正是如此,蛋類就無疑顯得非常重要,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如果能隔三岔五的吃上一個雞蛋,那麼絕對是一大喜事。
“伯爺,成雞、鴨可不敢殺啊!”老劉已經快要哭出聲了。
一隻母雞或者母鴨,一天就能生一隻雞蛋,一年下來不說有三百六十五個,少說點兒兩百來個是有的,在他看來,這些會生蛋的雞鴨簡直就是源源不斷的財富,哪怕是殺一隻,那也是在他的身上割肉啊!
第152章 產業一條龍的構想(上)求訂閱
不殺難不成還當祖宗供著?
也不看看如今莊子都成什麼樣兒了,一個個就不能動動腦子!
張毅覺得自己和這些人完全就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滿莊子的雞屎、鴨糞的味道聞著,也不嫌臭,更要命的是寧願讓自家的娃子走幾公里的山路去打草料也怕那些扁毛畜生餓瘦。
對於這樣的想法,張毅很是不屑!
雖然不屑,不過張毅知道,這也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就好比那個掉入枯井的故事,人因為目光的問題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從而忽視了深處的環境。
“三叔公,老鍾,還有老劉,咱們先不說到底該不該殺,我給你們算一筆賬如何?”張毅沒有立刻反對,相反依舊笑著看著眾人,直到三人都疑惑的點了點頭之後,才道:“咱們手裡有一萬四千只雞鴨,按照公母各分一半,也就是說咱們有大約七千只母雞和母鴨對不對?”
“雖然沒有數過,不過也差不了多少!”三叔公道。
“每天的蛋約莫五千多個,算上母鴨產蛋換季差不多!”老鍾也應了一句。
看到三人中兩人都已經認可了這個數字,張毅又繼續道:“一枚雞蛋或者鴨蛋市面上是一文錢,那麼一個月就是三十文,兩個月就是六十文,一隻鴨的一年大約能產蛋兩百個,也就是說養一年能夠賺兩白文對不對?”
“嗯,差不多!”三叔公再次肯定了張毅的話,說道:“鴨子從鴨仔養到能生蛋約莫需要半年多時間,一年中冬天和春天產蛋稍微少一些,一年兩百個**不離十!”
作為一名老莊戶,三叔公的話顯然就是公理,並且直的信賴。
“那好,剛才咱們算了一隻母鴨一年能夠為咱們帶來兩白文的收入。當然這僅僅只是母鴨,那麼另外的一半公鴨顯然不能生蛋,自然就不能為咱們帶來收益,除去留下幾百只用來跳蛋之外,這六千多隻公鴨咱們是不是白養了?”張毅立刻就拋下另一個問題出來。
話音剛落,眾人一想,還真是這個理!
筆賬大家都會算,只要一琢磨就能夠看到問題的關鍵點。
正如張毅所說的那樣,母鴨能生蛋,可是公鴨它不能生啊,最關鍵的是養著它還不怎麼長肉,一年下來就算是長個一兩斤,但是比起在它們身上花費的功夫看來,顯然不值得。
“我們再那小鴨來打個比方,一隻鴨仔成本是五文錢,同樣也需要照顧,但是如果僅僅只是養來吃肉的話,我們最多隻需要三個月時間就可以宰殺,算是成鴨!”張毅說著就從地上撿起了一塊小石子,在地上開始列出數字來,繼續道:“一隻成鴨在市面上的價格是四十五文錢,按照三個月養一批,一年的時間我們可以養四批,平均每隻扣去鴨仔的成本五文錢,那麼一年中我們同樣養一隻鴨我們可以賺到一百六十文!”
“那還是養下蛋的母鴨划算!”老劉立刻就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甚至其他幾人也兩眼放光。
如果僅僅知識養母鴨的話,在他們看來絕對是一個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