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一個電影帝國的誕生,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別的例子可言,而在香港人的認知中,除了金庸倪匡,貌似沒有別人能大賺特賺——而且沈衝還明確的把碼字寫書排除在“知識經濟”的範疇之外。
半個小時後,何記者撐不住了,很生硬的打斷了沈衝的話頭,轉換話題,問道:“沈先生,我聽說您投資了一部電影,請問你很看好電影業,還是純粹個人愛好?”
《明報週刊》畢竟是一本娛樂八卦雜誌,沈衝的目的只是藉助它丟擲“知識經濟”這個名詞,用來勾搭有影響力的專業經濟刊物的注意力而已。
“既是愛好,也是看好香港電影的未來。”沈衝見好就收,開始進入今天的第二個戲肉:“我覺得,目前香港電影業正處在重新洗牌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入局,對未來很有好處。”
談起電影,何記者精神一振,這才是他專長的地方,“我看過沈先生的幾篇文章,都是鼓吹香港電影新浪潮,能具體談談,新浪潮到底是什麼意思嗎?”
“新浪潮主要就是個‘新’字。”關於新浪潮,沈衝已經在不同場合,談過好幾次,熟得很,“新一共有三個方面。第一個呢,就是整個行業規則變了,以前是以邵氏為代表的大片場制度,體制比較僵化,人才流動不起來,而現在,香港電影業正在朝以經紀人為主導的明星制轉變,業內人才可以自由僱傭,極大的方便了電影的拍攝。”
“第二個新意呢,是拍電影的技巧變新了,以前電影公司裡,都是師傅帶徒弟,一代代的傳下去,很多技巧都約定成俗,模式化了。”沈衝雙手比劃,一邊示意一邊說道:“以前拍電影,比如兩個人打鬥,先給主角一個特寫,然後切換,給對手一個特寫,然後打鬥,一招一式拍的清清楚楚,然後關鍵時候給個慢動作。這些電影語言很僵化,按部就班,一成不變,沒有自己的風格,看久了之後,觀眾會覺得所有電影都似曾相識,只不過是換了個主演,換了套動作,換個情節而已。我說的對不對?”
何記者想了想後,點頭,認同沈衝的說法。
“現在香港有不少從海外專業學校回來的電影人才,他們學習了西方最新的拍攝技術,帶了很多創新的理念回來。”沈衝做了幾個動作幅度很小的拳擊姿勢,說道:“比如說,兩個人打鬥,為什麼要把一招一式都拍出來,我拍一些激烈的肢體接觸動作,然後一個人滿臉是血的倒了,不也可以嗎?”
何記者連連點頭,一邊在速記本上筆走龍蛇,一邊問道:“那新浪潮還有一個新是什麼?”
“是內容,現在去戲院看電影,翻來覆去的就三樣,要麼是以張徹為模板的功夫片,要麼是李翰祥為代表的風月豔情片,要麼是許冠文的噱頭搞笑片。”沈衝指著他,然後又指了指自己,說道:“為什麼不拍我們身邊的故事?”
何記者一愣,停下筆,重複了一句:“我們身邊的故事?”
“電影是一種極具想象力的藝術表達形式,我們身邊有很多故事可以拍的。”沈衝站起來,招呼何記者一起,走到辦公室的窗戶前,對著大廈下面的街頭,指指點點的說道:“你看,那邊有一男一女在吵架,他們可以拍一部愛情電影;那邊有一個銀行營業點,可以拍一部如何去打劫銀行的警匪片;再比如你看那,有個賣魚丸的老太太,可以用她的經歷,拍一部香港社會變遷的史詩片……”
一連說了好幾個例子之後,沈衝問道:“何記者,你說這樣的電影,是不是比那些清末民初為背景,打來打去的功夫電影有意思?”
“別人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有這樣的電影,我是肯定會去看的。”何記者心悅誠服的說道:“沈先生的思維,真是不同凡響,我十分佩服,難怪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
“過獎了,過獎了。”沈衝謙虛……
這次訪談,一共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沈衝聊的盡興,何記者聊的開心,皆大歡喜。
“你可真能瞎扯,愣是說了這麼久。”何記者走後,李開元伸著懶腰,說道:“那記者耐心真好,我聽著都要睡著了。”
“人家是吃那口飯的,當然有耐心了。”沈衝肆無忌憚的打量著她姣好的身姿,問道:“晚上我有個飯局,你要不要一起去?”
“不去了,穿著這一身衣服,總感覺怪怪的。”李開元站起來,拎起手包,說道:“我先回去了,晚上先給我媽打打預防針。你少喝點酒。”
“知道了。”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 任務
福臨門位於灣仔莊士敦道,由名廚徐福全在1948年成立,以魚翅、鮑魚、炸子雞等特色菜聞名香江,是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