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2部分,隋末陰雄,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事瞞不住了,所以提前向朕坦白請罪吧。”
王世充的臉上現出一副悲傷的神色:“陛下,罪臣自知罪孽深重,以陛下的天縱英明,早晚都會查到,所以每天晚上都為此事睡不好覺。吃不好飯,今天說出之後,也不求陛下能寬恕,只求心安而已,無論陛下如何處置微臣,微臣都無半點怨言。”
楊廣微微一笑:“好了,君無戲言,剛才朕已經說過不追究你的行賄之罪了,你繼續說,是不是象你這種情況。有把柄在楊素手上的,都會給編進這種檔案?”
王世充很認真地點了點頭:“正是如此。微臣當年曾經參與過在蜀中查訪蜀王楊秀謀逆之事,當時的楊素就派了人跟我一起去查辦此事,靠了一個以前在楊秀府上當長史的人的舉報,我們才掌握了大量的證據,而這個人正是當年給楊素抓了一個把柄,才甘心聽命於楊素,受之驅使,多年來一直在蒐集楊秀的罪證。”
楊廣倒吸一口冷氣,這個情況他完全沒有想到,甚至讓他的後背心開始發涼:“王愛卿,你說的是事實嗎?你是說在朕的朝中,也會有很多官員象這個人一樣,有把柄捏在象楊素這樣的人手裡,受之驅使?如果他們有一天有不臣之心,那朕豈不是很危險?”
王世充點了點頭,正色道:“陛下,事實很殘酷,就是如此,之所以關隴軍功貴族和山東大世家的勢力這麼龐大,不僅在於其互相累世結為姻親,互為倚靠,也在於這些大世家一代代地蒐羅別人的罪狀,操縱和控制別的官員為之服務,所以能做到一呼百應,當年的高熲,昨天的楊素,都是深諳此道的高手,這才可以一手遮天,時間一長,就可以虛君實權,架空皇帝。”
楊廣咬牙切齒地說道:“看來朕下手還是慢了,早知道有這些關係,朕應該更早就主動除掉楊素才是。王愛卿,你既然知道這些事情,那麼你說,楊素會不會靠著自己的這些黨羽,留下勢力,讓楊玄感掌握了這些人,以後向朕發難復仇?”
王世充笑了笑:“陛下稍安勿躁,剛才微臣說過,這次的事情,是一個試探楊玄感和李密忠誠的絕好機會,李密接到這差事後,一定會向楊玄感討要這份名單,如果楊玄感有反心,那就不會向李密交出這份名單和檔案,那麼就證明這二人有異心,陛下就需要找藉口把這兩家給剷除掉。”
楊廣的眉頭微微一皺:“可是楚國公和蒲山郡公府都是特大世家,一個是權傾朝野的兩朝重臣,一個是西魏開國的柱國家族,都算是頂尖世家,朕若是無故對他們下手,會不會激起公憤?”
王世充微微一笑:“微臣愚見,反行一定要扼殺在萌芽狀態之中,不能等他們有了謀反的實際行動後再下手,如果李密不肯查處大批的楊素黨羽,那陛下可以先治李密的辦事不力之罪,再從李密那裡查探他和楊玄感的關係,等到查抄楊素府的時候,自然會有大批的違禁制物,以及多年受賄的財寶被查出來,到那個時候,以國法處置,也不會有人提什麼意見的。”
楊廣的眉頭舒展了開來:“那麼,朕又怎麼知道他們是不是把所有黨羽都供出來了呢?”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閃:“微臣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他們如果要上報不法官員,那肯定繞不開微臣,如果他們不舉報微臣,就說明沒這個意圖了。還有,微臣知道三個人是楊素以前的心腹,如果舉報了這三個人,那就說明楊玄感是真的放棄一切野心,安心臣服於陛下了。”
楊廣的眼中精光一閃:“哪三個人,愛卿快說。”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第一個,乃是上大將軍,幽州總管李子雄,此人當年被楊素所舉薦,在楊諒謀反時單車借道突厥去幽州。拿下了當時的幽州總管竇抗。接管幽州兵馬。然後東進太行,打敗了楊諒軍的大將劉建,以此功勞,位居幽州總管的要職,現在天下各大州的總管多廢,惟這幽州總管還在,所以李子雄是楊素舉薦的人裡,為數不多的掌軍大將。如果楊玄感真的忠心,首先就要放棄此人才是。”
楊廣滿意地點了點頭:“可是李子雄掌兵在外,若是李密跟他通氣,他在外面狗急跳牆怎麼辦?”
王世充正色道:“陛下可以傳旨召回李子雄,給他一個尚書級別的高官,然後再讓李密開始調查他。”
楊廣沉吟了一下:“現在民部尚書的位置暫時空缺,就依愛卿的意思,給他這個職務好了。還有兩個人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第二個人嘛,是前刑部尚書,相州刺史薛胄。”
楊廣訝道:“薛胄?他不是一向是高熲的人嗎?什麼時候又投了楊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