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0部分,隋末陰雄,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你可知道李淵的第二個兒子李世民?”
魏徵的雙眼一亮:“你是說李世民啊,此子可是大大的有名。本來我還想跟主公彙報一下呢,這個李世民,可是關隴新一代的世家子弟中,極為突出的一個,被所有人視為新一代的偶象,武藝高強,兵法嫻熟,還禮賢下士,隱隱間。他的聲望都要超過其父李淵了。關隴一帶年輕人中,公認的武將第一數李世民,文才智囊首推長孫無忌。”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閃:“長孫無忌?等一下,這個長孫無忌,是不是長孫晟給趕出家門的那個高氏的兒子?”
魏徵笑道:“主公好記性,這些事也記得。不錯,長孫晟死後,其前妻所生的兒子長孫無憲就把長孫無忌母子趕出了家門。這母子三人回了高家,由高士廉所養。這高士廉不過是個中下級官員,級別不高,又常年奔波在外,所以李淵家就給了他們家很多接濟,相傳長孫晟在死之前曾經見過李世民,驚為天人。立下過遺言要把女兒嫁給李家,後來長孫無憲就是不想出這套嫁妝,又怕後媽的母子以後分自己的家產,這才把他們掃地出門。”
王世充點了點頭:“長孫無憲此舉,已經讓他成為整個關隴。不,是整個官員圈子中的笑話物件,不過這婚約後來繼續了嗎?那個長孫家的姑娘,嫁給了李世民?”
魏徵點了點頭:“已經過門了,李世民今年十五歲,過門的那個長孫家的姑娘,叫無垢,小名觀音婢,十四歲,就是三個月前過的門。而那李世民,娶妻之後就是成人,聽說新婚沒幾個月,就離開了自己的嬌妻,前往雁門關那裡,當了一名軍校。”
王世充的眉頭一皺:“沒去遼東?”
魏徵笑道:“連李淵都沒有資格上戰場,他這個半大小子哪有這資格?不是每個人都有沈光的本事和運氣,上次楊廣攻打高句麗不成,已經讓許多人失望了,即使是關隴世家子弟,因為薩水大敗,也有幾千人不得歸,成了異國的野鬼,現在這些頭腦發熱的軍漢們也變得清醒,不再以為再徵遼東,是升官發財的捷徑,很多人開始以各種方式逃避徵發了。”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楊廣可是下了嚴令的,所有在冊的親衛,勳衛,府兵,全要上戰場,第一次沒有去遼東的,這回必須去,這樣的嚴令之下,又有誰能逃得了呢?為了逃個兵役而掉腦袋,不值得吧。”
魏徵哈哈一笑:“主公,莫要低估了這些人的智慧,他們想的辦法,連我聽了都拍案叫絕。比如河州刺史劉升之子劉弘基,在關隴世家子中以武勇著名,上次徵遼東時,因為生病沒去,這回按楊廣的新徵兵法,他這樣的關隴世家在籍男丁,必須應徵遼東,結果他不想去,和一幫小兄弟走到馮翊的時候,故意私宰耕牛,觸犯了不允許宰殺耕牛的國法,被捕入獄,而這徵遼之事,則因為他坐牢而不了了之。”
王世充長出一口氣:“此事我看不簡單,劉弘基的勇名,我也聽過,而且他跟李淵走得很近,是不是這些人都受了李淵的指使,開始以各種藉口逃避第二次高句麗征伐了?”
魏徵點了點頭:“不錯,正是如此。關隴世家子弟們,除了沈光這樣的少數幾家,還想著徵遼建功外,都開始給自己的未來作準備了,上次征討時,全國各地的豪傑很多都是自帶乾糧從軍,這回是得強制徵兵,還有許多人用各種辦法逃避兵役了,我看李淵在這中間使了不少壞。”
王世充的眉頭漸漸地鎖了起來:“李淵有如此影響力,他的兒子又這麼優秀,還有那個長孫無忌,也跟李淵家建立了關係,我看我們接下來首要的任務,是得除掉李淵才行,不然在亂世之中,我們會平添一個勁敵!”
魏徵的眉頭一皺:“除掉李淵?這恐怕很困難吧。上次的從徵高句麗,李淵的表現可謂中規中矩,給大軍當好了後勤,甚至他的夫人竇惠在涿郡病亡,李淵都沒有回去奔喪,這讓楊廣都很感動,下詔褒獎,這種情況下又怎麼除掉他呢?”
王世充咬了咬牙,眼中殺機一閃:“老辦法,童謠,這回就說桃李得天下!”(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方寸微亂
魏徵嘆了口氣,說道:“主公,屬下勸你還是三思而行,現在已經是大亂的前夜,李淵雖然和我們素無聯絡,但他明顯也有反隋之心,是我們一個天然的盟友,即使他是關隴集團的首領,如您安排的那樣,讓楊玄感集團和李淵集團兩虎相爭,這樣就可以讓關中一時無主,即使決出勝負,也是實力大減,不會對主公再構成威脅,這不是咱們一直以來謀劃的嗎?”
王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