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4部分,隋末陰雄,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記得他以前在都藍可汗死後,曾經自立過一陣子,直到啟民可汗在大利城站住腳後,他才被迫去掉大可汗之位,向啟民可汗臣服,所以這個突厥名將,一直被始畢可汗三兄弟所排斥,監視,這回若不是要集結舉突厥之力來偷襲楊廣,現在的阿史那思摩,還在********那裡啃草呢。”
李世民點了點頭:“正是,但阿史那思摩畢竟是名將,雖然他的這一支是阿史那氏的旁支庶族,甚至始畢可汗曾經當眾說過他是冒認阿史那之名,但是此人無愧於草原英傑,這回指揮襲擊大利城的,就是此人,四十多萬大軍的協調,發動,能作得難知陰陽,動如雷霆,讓宇文述這樣的宿將毫無察覺,雖古之名將,亦難辦到,也只有當年的匈奴冒頓可汗,伏兵四十萬偷襲劉邦於白登,才可與之相提並論啊。”
李淵點了點頭:“確實是很不容易,尤其是草原各部桀驁不馴,要讓他們保持紀律,可比中原軍隊難多了。”
李世民正色道:“非但如此,這回的攻城戰,阿史那思摩也是指揮得當,不到半個月,雁門郡四十一個縣城,給攻克了三十九個,若不是楊廣許下重賞,守城的又是驍果猛士,只怕早就給他攻陷了,更難得的是,這個阿史那思摩知進退,聽俘虜說,就是他發現了我們的各路勤王軍隊正在趕來,還發現了薛世雄將軍的部隊已經從幽州出塞,直搗漠南,所以果斷地在五天前就開始撤軍了,四十萬大軍,撤而不亂,幾乎全身而退,若非名將,安能如此?”
李淵笑了起來:“可是這個阿史那思摩,越是有將才,就越是對始畢可汗構成了威脅,尤其是在這個時候。二郎,你是想說,我們這時候如果打擊阿史那思摩的話,是始畢可汗所樂見的?不過你可別高興得太早了,這個阿史那思摩的部落可是在東邊的********草原,離這雁門遠著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父帥,孩兒敢跟您打賭,始畢可汗一定不會讓阿史那思摩回他的本部的,他會讓阿史那思摩率軍留在大利城一帶,抵擋我軍的報復,同時,也讓阿史那思摩不能回去享受勝利的果實,以防其對自己構成威脅。”
李淵哈哈一笑:“你準備賭什麼?”
李世民的眼中神光一閃:“如果孩兒贏了,希望阿大能跟孩兒去見一個人,僅此而已。”
李淵的眉頭一皺:“什麼人?”
李世民長舒一口氣:“太原大牢裡關著的前晉陽令,劉文靜。”(未完待續。)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蕭氏
洛陽城外,通濟渠,上千艘船隻已經靠岸,在洛陽城的東門外,淮南兵紮下了營地,方圓二十餘里,守備森嚴,一隊隊盔明甲亮的淮南步兵,持盾舉槊,穿行於營盤之間,而演武場上,更是兵刃相向,殺聲震天。
王世充站在中軍大營前的一處箭樓之上,整個人都懶洋洋地倚在箭樓的護欄上,面沉如水,魏徵一身皮甲,站在他的身邊,二人就這樣相立無言。
久久,王世充才嘆了口氣,喃喃地說道:“怎麼會是這樣呢。”
魏徵微微一笑:“主公,都已經接到訊息三天了,你怎麼還在耿耿於懷呢,那天你還勸我說,這是謀事在人,成天在天哪,怎麼您自己也沒有想透這條呢。”
王世充咬了咬牙,恨恨地說道:“這兩天越想越鬱悶,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岔子呢?思前想後,問題恐怕還是出在蕭皇后這個賤人身上。”
魏徵的臉色一變:“哦,此話怎講?”
王世充冷冷地說道:“義成公主一向聽命於蕭皇后,為了不讓這個女人壞事,長孫無忌甚至勸得始畢可汗早早地把義成公主給打發去了漠北,但就是這樣,這個義成公主也兩次給楊廣出手相助,大利城報信在先,謊報軍情騙始畢可汗退兵在後,光是這個義成公主,有這麼大能量嗎?”
魏徵點了點頭:“確實有這個可能,但是隋朝是義成公主的根本所在,若是大隋亡了,她這個隋朝宗室公主,也就一錢不值了。所以就算沒有蕭皇后的指示,她去向楊廣報信,也是合情合理的啊。”
王世充嘆了口氣:“可是玄成你注意到沒有,去給楊廣報信的不是別人,而是劉武周,裴世矩怎麼會讓劉武周去義成公主那裡探聽情報的呢,如果不是蕭皇后從中作梗,又怎麼會由這劉武周來給楊廣報信?”
魏徵的神色漸漸地嚴肅起來:“主公的意思是,蕭皇后在最後的時刻沒有殺楊廣,而是救了他一命?這怎麼可能呢,您說過,這可是她精心佈下的局啊。”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閃:“蕭美娘我清楚,她沒這個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