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6部分,隋末陰雄,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汗直冒,但還是抬起了頭:“陛下,隋皇失道,天下群雄並起,他自己連驍果軍都管束不住,以至此禍,草民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如果這時候楊廣不死,您的大唐也難以建立啊。”
李淵的臉色一變,沉聲道:“大膽,朕在建立大唐之前,可是尊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的,跟你這樣帶著叛軍去弒君能一樣嗎?”
封倫微微一笑,說道:“弒君的是宇文化及,當時草民只是被他們脅迫了去兵諫而已,就算不象來護兒他們死節,但起碼也不違臣道啊。再說了,楊廣連他的身邊禁軍都管束不住,還要我們跟他一起陪葬嗎?這沒道理吧。”
李淵的神色稍緩,點了點頭:“不錯,但你為人臣,不能進諫主君,也不能盡忠職守,事後還幫著宇文化及出謀劃策,這總沒人逼你吧。”
封倫嘆了口氣,神色變得落寞起來:“陛下啊,草民不是沒有進諫過楊廣,只是他一意孤行,根本不聽,一味苦諫的人,多半是掉了腦袋,有君如此,為臣子者又能如何?”
“最後宇文化及謀反的時候,草民也是給他們脅迫了參與的,就跟跟著他們的文武百官一樣,並不是只有草民一個人如此。事後所有的隋朝文武官員,不都是跟著叛軍北上嗎,難道他們也都是不忠不義之人嗎?”
李淵勾了勾嘴角,嘆了口氣:“君王無道,臣子中自然難有忠臣。但是封倫你受了隋朝的大恩,哪怕在江都宮變時你能袖手旁觀,也不至於這樣臭名昭著,朕想用你,但奈何朝野的輿情洶洶,不能忽視啊。”
封倫微微一笑:“陛下,您朝中的這些大臣們,難道就是大隋的忠臣了嗎?裴寂,劉文靜,當初是連哄帶騙地讓您起兵,而跟隨您晉陽起兵的這些人,也都可以說是隋朝的叛臣,並不比微臣好到哪裡去吧。”
李淵的臉色一變,沉聲道:“大膽,你是不是想說,朕也是隋朝叛臣,跟你封倫一樣?”
封倫搖了搖頭:“草民不敢,陛下是天選之人,就是要您來終結這個亂世,為天下子民謀福利的,楊廣失德,隋祚已移,這改朝換代,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如果只是拘泥於愚忠,那現在天下還應該是秦朝,隋楊氏自己的政權,不也是從別人手上奪來的嗎?”
李淵的神色稍緩:“這君臣大義之道暫且不論,但是朕的身邊,都是你所說的這些從龍之臣,朕沒辦法再給你什麼高等官職,給你些七八品的官,你封倫大概也不願意。朕看這樣如何,你去太子那裡當個冼馬或者是舍人,這樣不至於有很多人針對你。”
封倫搖了搖頭:“我封倫投唐,是為了效忠陛下的,獻策建言,也是為了陛下。太子那裡,有他自己的一套班底,再說他也未必肯聽我的話。”
李淵嘆了口氣:“封倫啊,你的才能,朕是知道的,但你來的不是時候,如果你在晉陽起兵的時候就跟著朕,那朕可以給你一個高官,但現在,這些官職已經滿了,無功不受祿的道理,你應該明白。”
封倫笑道:“草民今天之所以大費周章,甚至扔掉士人的臉面,進獻陛下秘藥,來求一個見您的機會,就是想要對陛下進言,如果您覺得草民說得有幾分道理,請把這個作為功勞,這樣就是有功受祿了啊。”
李淵的嘴角勾了勾,臉上的皺紋跳了跳:“進言?你想進什麼言?”
封倫的臉色變得平靜,沉聲道:“草民進的是讓陛下的皇位能長長久久之言。”
李淵的臉色一變,怒道:“封倫,你太放肆了,這話是你能說的嗎?聽你意思,難道朕的皇位不穩了?你是不是想說王世充,竇建德,蕭銑之流能滅了朕?”
封倫正色道:“陛下,您的皇位威脅,不是來自於其他天下群雄,而是來自於您的幾位公子。就象隋楊的天下,不是哪個強大的外敵滅掉的,而是起源於手足相殘,父子相爭!”
李淵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他的額頭也開始冒汗,沉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封倫嘆了口氣,說道:“陛下的三位世子,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齊王元吉,都有很強的才能,但同樣也有很強的野心,自您太原起兵以來,幾個世子就是相互較著勁,甚至太子建成在攻打長安之時,違背您的意願,煽動那些賊帥們主動攻城,而不是給楊侑留下開城向您投降的機會,以此可見,他並不是這麼聽您的話。”
這話一下子說到了李淵的心坎上,他的嘴唇動了動,沉吟不語。
封倫繼續說道:“太子建成,當時為了逃亡,可以扔下幼弟智雲不管,可見他的親情淡泊,為了權力不擇手段,加上攻打長安之事,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