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部分,隋末陰雄,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文安顯然也看出了這點,臉上閃過一絲得意之色,對著楊諒一拱手:“南下江南的方案是不可行的,我們連豫州(今河南)都沒有控制,怎麼可能孤軍深入到江南和荊州?只怕還沒到那裡,這支偏師就全軍覆沒了。”
“自從大王起事以來,現在真正響應我們的,在並青幽冀這四個大州里,也不過五十二州中的十九州而已,其他的只怕多數是在觀望,而象朔州楊義臣,代州李景這樣的人,是鐵了心不會跟我們一起起事的。”
“所以依文安所看,我們當前的要務,是打通和突厥的聯絡,順便消滅掉代州,朔州,井陘這樣公然不服從我們的州郡刺史,此事若成,也能震懾那些舉棋不定的州郡加入我們的陣營,比如坐擁幽州的竇抗,就可能會被迫表明立場。”
王頍心裡暗暗叫苦,但又不敢出聲反對,眼神中閃爍不定,楊諒本來聽裴文安的計劃,聽得連連點頭,這時候看到王頍這副表情,便奇道:“王參軍,文安的這個計劃有何不妥之處呢?”
王頍仔細想了想,開口道:“井陘是出幷州入幽州的要道,必須攻下,大王可派大將劉建領兵攻擊。”
“河南之地人口眾多,黎陽和洛口都是天下糧倉,取之則整個大軍的糧草無憂,也可以迅速招募大批流民從軍,更可以開啟通向江南的通道,此處非同小可,應該以大將軍纂良和餘公理,各率十萬大軍經略。”
“至於北邊的門戶,朔州的楊義臣有馬步軍兩萬,戰鬥力很強,一時間難以消滅,可以先派一員大將,領精兵銳卒去攻擊兵力稍弱的李景,只要佔了代州,就可以出雁門北聯突厥,到時候如果許啟民可汗以重利,也許突厥還會助我們一臂之力。”
楊諒忙問道:“王參軍,你的意思是讓蕭老將軍去打代州的李景嗎?”
王頍看了一眼裴文安,只見他正緊緊地盯著自己,於是心中一動,把到了嘴邊的蕭摩訶三字又給生生地嚥了回去。
王頍打了個哈哈道:“這個人選應該是大王最得力的干將,其他幾路兵力雖多,但戰力卻一般,打代州的部隊必須是大王手下最精悍的那支部隊,將領必須忠勇雙全,蕭將軍若是年輕二十歲,當是最佳人選,可惜現在已經有點上了春秋了。”
楊諒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道:“那派誰比較好呢?”
王頍吸了一口氣,看著裴文安,二人心照不宣,異口同聲地說道:“嵐州刺史,喬鍾葵!”(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五章 楊素掛帥
ps: 感謝書友塗成偉,千里馬0208的打賞鼓勵,感謝書友多笑生等朋友的月票支援。
大興城東郊,午時,五千驍果騎兵已經整裝待發,全都是一人雙馬,副馬上裝著馬甲與乾糧,而主馬上的騎士們個個全副武裝,長槊指天,精甲耀日,隨風飄揚的鮮紅盔纓就象是燃燒著的火焰,騎士們的眼中則閃著冷冷的寒芒。
時值盛夏,熱風陣陣,騎士們的臉上汗水都淌成了小溪,但每個人都只是默默地單手舉著自己的矛槊,一言不發,連馬兒也難得發出一聲嘶鳴。
楊玄感雙重連環寶甲,騎著黑雲,立在了隊伍的最前排,緊緊地跟在楊素的後面,上次仁壽宮變時脫在小樹林的那身寶甲後來無影無蹤了,這兩件甲還是守東宮前紅拂親手給他套上的。
前幾天的那場風波後,楊玄感又好好地把這套盔甲保養了一番,還抹上了油,在這火辣辣的夏日下更是明晃晃地能亮瞎直視此甲的人眼。
王世充今天也是一身披掛,騎著自己的雪花獅子驄,心事重重地站在楊家父子的身後,這次出征,自己懷有監視楊素的秘密使命,究竟是幫他們父子渡過此關,還是舉報他們以取得楊廣的信任呢?這是他現在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自從丘和報信後,一切出兵的準備工作都按著楊素廷議時提出的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當天散了朝後,長孫晟就和楊素辦了右屯衛兵馬的交接手續。
與此同時宇文述和於仲文所掌控的驍果衛隊也緊急點出五千人。一個晚上就準備好了軍械戰馬和十天的乾糧。今天一大早就準備從大興的東郊出發。楊廣則親自送行。
楊廣今天換上了一身黃袍,只是在腰間繫了一根麻繩,表示他還在服喪期,楊素一身金盔金甲,大紅披風,正跪在楊廣的面前。
楊廣從身邊的宮人手上拿過一枚帥印,親手交到了楊素的手上,意味深長地說道:“朕的江山。全交給國公了,這驍果乃是朕看家的衛隊,也全在公手,到了前線後,公可便宜行事,只是千萬不要勉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