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6章 數敗俱傷的結果,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如早前陸縝所料想的那樣,發生在滎澤縣黃河決堤一事的真相早在當初派出欽差官員加以察訪時就已被天子知道了其中的內情,雖然其中細節未必不是太明確,但他卻是知道此事一定與周王大有關聯了。

於是在一番權衡後,皇帝決定把這事給壓下去。畢竟周王也是老朱家的人,他造下的孽真要捅了出來恐怕連皇家的顏面也要丟盡,至於朝廷更會深受影響。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就只能委屈那些當地百姓,只當這一切確是天災所致了。

為此,皇帝不但未再跟陸縝詢問關於此次水患之事,而且還迅速讓有司衙門把相關官員從京城給調走了,以免他們一時口風不緊把事情亂傳。

本以為此事也就到此為止了,以陸縝的精明,也一定能看出些端倪來,不再糾纏於此。可沒想到,時隔數月,他居然親自跑去了開封,還把這起災禍的前因後果給查了個明明白白。而且你查就查了吧,居然還把事情捅到了于謙面前,這下皇帝就算想要掩蓋此事都蓋不住了。

朱祁鈺心裡是那個埋怨與糾結哪,還不能有所表示,只能神色嚴肅地點頭道:“朕已知道此事。不過,此事畢竟關係到一地藩王,以及一縣百姓的生死大事,可不能因為這一面之辭就隨意而定。朕以為,此事該當細查,必須先把真相查個水落石出了,才能分清其中的對錯。這樣吧,此事就交由都察院的人前去當地問查,至於於閣老,你政務繁忙,年紀也大了,就不要太過費心了。”

“陛下,此事已然罪證確鑿,何必再費那工夫呢?您若還有疑問,大可以讓衛誠伯他帶了人證物證回京便可,到時自然能給所有人一個答案了。”于謙卻不解聖意,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看法。

“於閣老所言甚是,陛下,此事真相早已查明,斷不能因為周王的身份就不顧朝廷法度哪。”當時就有不少官員上前進言道。

皇帝卻有自己的堅持:“正因為事關重大,朕才決定再派人前往查探真相。周王畢竟身份非同一般,豈能因為一次彈劾就定其之罪。朕意已決,你們不必多言。朕乏了,退朝!”

皇帝都這麼說了,群臣自然不好再做堅持,只能山呼萬歲後退了下去。但他們中的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堅毅之色,顯然是打算就此事上疏發表自己的看法了。而看到這一幕的皇帝臉色也變得越發凝重起來:“陸卿哪陸卿,你怎麼就如此胡來,給朕製造了這麼大一個難題呢?”

顯然,皇帝對於這一事的想法還是過於樂觀了,這個難題之大完全超越了他的認知。就在當天,通政司裡就收到了數十份關於彈劾周王種種不法事的奏疏。他草菅人命,他毀壞河堤,他私用火藥,他用卑劣手段想要謀奪百姓的土地……這一樁樁一件件被人拿出來後,全都成了官員們口誅筆伐的物件。

隨後,更有人將這些罪行與心懷不臣這樣的大罪聯絡到了一起,直言天子若不嚴懲,便會讓天下動盪,助漲地方藩王的不臣之心,說不定就會出現漢晉時七國八王之亂的局面了。

這些彈劾可就太嚴重了,就是皇帝看了也是心驚不已。而且相關的話題更是不斷地延伸,甚至都開始討論起勳貴的種種問題來了。

其實這也是皇帝在得知此事後打算大事化小的原因所在了。隨著這幾年裡文官勢力的不斷提升,武將和勳貴勢力不斷被削弱,甚至有人都開始大做文章,想要讓朝廷削減一些勳貴的數量和封地了,而對此,朱祁鈺顯然是不打算動的。因為這也算得上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若是一動,後患必然不小。

而現在,事情果然就如他所擔心般的爆發了,這叫皇帝越發的感到焦頭爛額,也對陸縝的成見又深了幾分。覺著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他要是不跑這一趟,或是在查出真相後先報與自己,不就沒這等事情了麼?

皇帝這邊還在糾結呢,事情卻越發的嚴重起來。就在幾日後,錦衣衛那邊居然就在京城裡抓到了正和一些官員疏通關係,想讓某些大人為自家王爺開脫說話的高恭!

這一下,算是徹底把周王的罪名給坐實了。本來嘛,你要是不感到心虛,怎麼可能派人跑到京城來活動,還又是送錢又是求情的呢?

而在此事一經被曝出來後,本來還在觀望的一眾朝臣也徹底坐不住了,彈劾周王的奏疏就如雪片般直接飛進了皇宮。縱然皇帝有意保他,對此一直用的是留中之策,可在面對這洶洶之勢時,還是有些招架不住了。

如今這情況,只要陸縝再趁勢把相關人等帶進京城,則一切都將被定下來,甚至連天子都要落得個護短的不好名聲了。事到如今,縱然再是不情願,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