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2章 困境中的包知府,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南開封,這也算是中原諸城裡歷史悠久,聲名顯赫的一處名城了。

自戰國時魏國定都於此,開封就已成中原要地,經漢唐五代,此城更得到了長足發展,而待來到宋朝,其更被定為一國都城,一時間天下矚目,花團錦簇,烈火烹油,創出了好一幅盛世畫卷。

只可惜,好景不長,不過百來年工夫,堂堂大宋就被金國所滅,當時還被稱作汴梁城的開封便也淪落到了野蠻的金人之手,飽受摧殘。其後又經元朝統一天下,直到大明定鼎,這座中原要城才終於重回漢人之手。

只是經過這數百年的風雨,原來物華天寶,文采風流的汴梁開封城早已大變模樣,留下的只有戰火之後的斑駁痕跡。哪怕如今正逢盛世大明,這座古城看著也是遠比不過南北二京和江南諸座商業名城的,無論人口還是交通,都已受到了不小的制約。

尤其是當臨近開封城的黃河在去年再度改道決口後,對這座古城的影響就越發的明顯了。即便此時,住在城裡的官員百姓還是有些戰戰兢兢的,生怕又出現河水倒湧,灌入城裡來的可怕情況。

而這一切的重擔,很容易就落到了如今的開封知府包正剛的身上,讓他夙興夜寐,幾乎都有些喘不過氣來了。

要說起來,這位包知府還是名人之後,其祖上正是當初被大宋皇帝任命為開封府尹,名震天下的包拯。也正因此,當他以後人的身份來到開封擔任一地知府時,那是充滿了雄心壯志,覺著自己就該如先祖一般在此做出一番大事來,為百姓謀福,為朝廷守土。

只是豐滿的理想卻和骨感的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作為祖先的包拯可以在大宋王都震懾宵小,就是那些朝廷高官,皇親國戚們也只能對他退避三舍。可是作為後人包正剛就沒有這樣的本事,他只是這大明官場中庸庸碌碌的其中一員罷了,既無人脈,也無本事來重走祖宗的道路。

雖然如今的開封早與幾百年前大不相同,更沒有那時複雜的人際關係,但這裡的問題依然千頭萬緒。百姓的安居,黃河的河防,各種稅收……就如一座座大山般壓在包知府的身上,而這其中最重的那一座,便是被太祖皇帝分封在此的周王府了!

話說太祖朱元璋確實是歷史上少有的精力強大的猛人,他能在戎馬倥傯間,能在繁雜的政務中間抽出時間來為老朱家生下了許多子女,這就不是一般男人能做得到的。而作為父親,他也確實算很不錯了,在自己稱帝后,便把兒子都分封到了天下各要緊的城池裡就藩,以作為朝廷的拱衛。

比如被封到北平的燕王,被封到遼東的寧王,又比如眼前這位被封到了開封城的周王一系。而如今在位的,正是第五代周王朱子埅,要是按家譜來算,這位周王還是當今天子朱祁鈺的叔叔呢。

正因為其地位顯赫,又是藩王身份,周王府在開封城裡自然成了說一不二的存在。別說尋常百姓了,就是官府衙門很多時候都得聽從他的差遣,包正剛這位知府更是多受其掣肘卻又有苦難言。

這天臨近中午,正當包知府把一份關於修補河堤的意思批覆下去,準備讓人將之照此推行,儘快把之前受損的河堤修繕完畢,以應付幾個月後又將出現的汛期時,一名下屬官員就神色緊張地跑了進來:“大人,周王府又派人來了……”

“啊?怎麼又來?不是前幾天剛抓了幾個想要買糧的商人進大牢麼?難道又有人幹了同樣的事情?”包正剛頭痛之下,忍不住就唸叨了一句。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怠慢,趕緊就在整了整衣冠後,迅速大步就往外迎去。哪怕周王派了個管家過來,他這五品知府有不敢輕慢。

直到看見來人只是孤身一人,並沒有如之前般押了什麼人犯過來,包知府才略微舒了口氣,帶上了一絲笑容上前問道:“不知朱管事今日來我府衙又是所為何事哪?”

這位乃是周王府裡的三管事朱軔,雖然在王府裡其實地位並不高,但此時卻是牛哄哄的,見了知府大人問候,居然也不拱手,依舊高揚著頭,口中慢悠悠地道:“我來府衙自然是奉了我家王爺之命了。”

“不知王爺他又有何吩咐?”包正剛壓下了心頭不快,還是賠笑著問道。

“還不是之前那幾個打從滎澤縣來的商人給鬧的,王爺對此可是很有意見哪,要不是我們幾個人苦苦相勸,他都要認為是包知府你在從中作梗了。”朱軔似笑非笑地回了一句。

“下官……下官多謝幾位管事為我美言。”包正剛雖然知道這不過是對方的虛言而已,但還是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來,拱手稱謝。

“謝是不用謝了,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