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7章 另藏內幕,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封有大靠山,根本就不是我們這等小縣裡的小官能得罪的。為此,幾位大人一早就叮囑了我等,之前的事情絕不能輕易外洩。”
陸縝瞭然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我明白,你能告訴我這些,已經算是有心了。”心裡則轉起了念頭,看來想要糧食的話,就得從那兩個糧商身上入手了:“對了,那兩個商人都叫什麼名字,現在何處?”
“他們一個叫朱軒,一個叫宮塵,宅子都在西城那裡,只要一打聽就能找到了。”張小乙說著,又看了陸縝一眼:“鄭老爺真打算跟他們買糧食?”
“現在我們手頭上的糧食遠遠不夠,怎麼都要試一試的。何況他們既然是商人,所求的無非是錢財而已,我只要給的價夠高,總能讓他們心動,答應出售一部分糧食給我的。”陸縝隨口應道。
張小乙沒有再說什麼,只是看他的臉色,卻顯然對此沒有太大的信心。
這時,陸縝又突然想起了一點來,隨口問道:“你剛才說要是大老爺在的話,是指原來的縣令麼?他又是個怎麼樣的人?”
聽陸縝問起已經故去的縣令大人,張小乙的兩眼便是一紅,顯然是有些動情了:“縣尊大人可是個好官哪。這幾年來在咱們滎澤縣做了多少好事,不但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而且還特意加固城外的河堤,之前還曾與知府大人都起過沖突……只可惜,老天無眼,居然讓縣尊大人命喪在這場大水之中……”
梁榮居然有此口碑?陸縝不禁微微一呆,看對方的這番模樣,明顯不似作偽,而是發自真心,真對梁縣令心存尊敬與感激了。這可就與陸縝早前所做的猜想有著很大出入了,原先他認為是以梁榮這個縣令為首的地方官員在修堤一事上中飽私囊,以次充好才釀成的這場禍事。可現在看來,事情似乎並非如此了。
而在仔細一想這幾日裡與自己接觸的縣衙官吏的言行後,陸縝越發確定了自己的這一看法——自縣丞而下,衙門裡的一干官吏都很是勤懇,而且也確實很關心災民的情況。這種心思是很容易從平日的舉止中表現出來的,而且對方也壓根沒有在作為一個普通商人的自己面前作假。
可是,真要是這樣的話,黃河河堤在此決口一事就越發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他只能隨口問道:“對了,那梁縣令是怎麼殉職在此場大水裡的?”
“這個具體情況小的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當大水突然衝破河堤時,縣尊大人正帶人在堤上巡視呢。結果就……”張小乙沒有任何的隱瞞,直接就把自己知道的都給道了出來。
而這卻叫陸縝心中的疑惑越發的強烈起來了:“這不對啊。要是地方官府如此上心,這河堤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毀才是。不成,我得找一天去那河堤毀壞處仔細檢視一番。”
心裡有了主意,又打聽到了不少內幕後,陸縝終於重新把注意力投放到了賑災粥棚裡。結果發現只這一會兒工夫,那滿滿的幾袋米已經都快要見底了,而排隊等著領粥的災民數量卻還有許多。照此看來,之前韓五通給出的糧食夠一個半月之用的說法都有些過於樂觀了。
“為今之計,我只有先去找那兩個奸商談談了,希望他們能做出讓步,把糧食賣一部分給我,哪怕是以高價呢。”陸縝心裡暗暗拿定了主意。這幾年裡,透過與陸仁嘉的海上貿易,咱們的陸伯爺可是大有收穫,現在縱然算不上富可敵國,但拿出個十多萬兩銀子來救濟一下受災百姓還是不會感到肉痛的。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嘛。
直到入夜,粥棚裡的人才撤了回去,張小乙也邁著疲憊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一進門,他就發現那裡早有一人坐在黑暗裡等著他了。一見了他,便開口問道:“怎麼樣,可有把那訊息告訴那姓鄭的?”
“放心吧,今日我已經借一個話頭把朱軒兩人做下的勾當隱晦地告訴他了。”張小乙咧嘴一笑,已與之前的謹小慎微大不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