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早有後招(上),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吏部尚書,又稱天官,自隋唐設立六部之後就一直是其中權勢最大的存在。概因朝廷制度,五品以上的官員任免當由天子最終決定,而五品及以下的官員升降則全由吏部來決。
大明到如今,隨著文官勢力的不斷抬頭內閣權勢是越發的重了,唯一能與之抗衡的,就只有吏部尚書這一職了。其實不光是現在,之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吏部尚書也成了朝中唯一能制約內閣的存在,有時候說話比天子都管用些。
當然,現在的吏部與內閣關係那是相當不錯的,根本沒有什麼矛盾爭鬥,胡濙對楊溥那也是尊敬非常。而這麼兩位大佬在此說話,其他官員自然不敢在旁打擾偷聽,趕緊就加快了步伐離開,不一會兒工夫,宮門前的長長甬道的一頭就只剩下了他們二人而已。
楊溥笑了一下:“今日源潔你可太安靜了些,居然一直都沒有出一言,實在叫老夫大感意外哪。”源潔乃是胡濙的字了,兩人交情不淺,在私下裡自然不必再叫部堂閣老什麼的了。
“宏濟兄你這話就是在擠兌我了。我不過是一個吏部尚書,他們談的乃是兵事,外行總不好插口吧?”胡濙似笑非笑地回了一句。
“是麼?可你也是數朝老臣了,難道看不出王振那廝慫恿天子對蒙人用兵的危害麼?你我年歲雖老,可這心終究還未昏聵吧?”楊溥看著對方正色問道。
“這不是還有你這個內閣首輔坐鎮麼?我不認為王振的這點小心思真能得逞。而且,就是英國公怕也不會讓他如願的。他比我們都要清楚此時不該妄動刀兵,即便朝上明著不說,之後也必會向陛下進言的。”胡濙呵呵一笑,來了個四兩撥千斤。
“話卻不是這麼說的,今日王振等人有備而發,情形你也看到了,很是不妙哪。若非那位陸縣令突然來這麼一手,恐怕事情真不好辦了。”
聽他把話頭引到了陸縝身上,胡濙又笑了起來:“宏濟兄,你我之間關係如此親近,就不必再用兜什麼圈子了吧?你把我叫住,可是為了這位陸縣令麼?你是起了愛才之心,想讓我這個吏部尚書為他行個方便。”
“這個叫陸縝的年輕縣令確實很不簡單,之前在廣靈的種種事蹟老夫也曾有所耳聞,為人正直不說,還頗有些手段,能把極度不利的局面給扭過來。另外,就是軍中,他也憑藉幾次之事而叫那些丘八們心服,足見其能力非凡了。這麼一個允文允武的幹才,難道你我就不該為朝廷舉薦一番麼?”楊溥毫不避諱地讚揚了幾句,但隨即又把話題一轉:“不過這卻不是老夫叫住你的用意所在。”
胡濙聞此不覺皺了下眉頭,這都不是他拜託自己的意圖所在,那會是什麼?口中卻道:“那便請宏濟兄你直言相告吧,我實在猜不出了。”
“陸縝此人之前是被王振所發掘的,為的恐怕就是在今日的朝會上把事情給徹底定下來。可不想他卻臨時倒戈,壞了王振的好事,源潔你以為王振此時會是個什麼心思?”
這一說,胡濙便明白了過來:“你想從王振手裡救他?”
“老夫這是為國留下一個可用之材!”楊溥神色鄭重地道:“但是東廠錦衣衛之流行事向來無所顧忌,恐怕很快就要對其下手了。一旦落到他們手裡,只怕……所以一定要阻止這事發生。”
胡濙怔忡了一下,卻未發話,只是眼中閃過了一絲異樣的光芒來。楊溥卻只作不見:“源潔兄,老夫知道你不想提當年之事,但這次還望你能為他破個例。錦衣衛裡還是有不少你的人的,老夫希望你能出手救他一救。”
面帶猶豫地沉吟了片刻後,胡濙終於抬起了眼來,看向楊溥:“本來我早有打算與此徹底隔絕,但現在看來是隻有破例了,誰叫這是為的你宏濟兄呢?”
“不是為我這個老朽之人,是為了我大明。我相信這雙老眼雖然昏花,卻依然可以認出哪個人是可造之才。”楊溥糾正似地道。
胡濙不覺笑了起來:“你怎麼還是這麼副脾氣,就當為你自己請託我一次不好麼?”話雖是這麼說的,但他的神情裡已能看出這是要動手了。
楊溥也沒有爭辯,只是拱手躬身,朝對方略略施了個禮:“拜託了!”
@@@@@
此時,剛從宮門裡走出來的陸縝可不知道在自己的身後,有兩股朝中最大的勢力為了他都在展開動作了。
在剛才當著天子和群臣之面將自己的見解都道出後,陸縝心裡還是頗感興奮的。而現在,在走出來後,這股興奮勁兒卻已散了,心裡就有些不安起來,因為他知道,自己壞了王振的大事,對方的報復一定會很快到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