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1章 背叛者,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領也是善於用兵的孫祥。
可是,此時的紫荊關的情況卻大不如前。因為之前朱祁鎮北伐時,曾從這裡調走了近三千精銳以為己用。
當時,在眾人看來,這並不算什麼大事,因為只要前方戰事佔優,紫荊關這邊自然是穩如泰山,有多少兵馬根本都無關緊要。
可現在,本就不滿萬人的紫荊關只剩下不過五六千守軍,如此再想要抵禦數以十萬計的蒙軍猛撲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而更可怕的是,原先紫荊關所依仗的也不光是守關兵力,更多的是所處位置的地利之便。卡在往京城而去的必經之路上,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可偏偏,在蒙人軍中卻出了幾名大明的叛徒,他們中赫然就有對紫荊關一帶地理情況頗為稔熟之人。於是,在這些內奸的指點下,蒙人除了正面強攻,還派出一支奇兵從邊上繞小道突襲了關隘的空虛處。
有句話說的好,堡壘都是從內部被人攻破的。雖然蒙人無法在紫荊關內部動什麼手腳,可憑藉著大明“內部”之人的獻策,他們還是很輕易就奪下了這座擋在蒙人跟前的重要關卡。
因為深知自己所守紫荊關的重要性——一旦此關被破,則後方的北京城將再無險要可守,整座京師也將徹底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之下——所以在聞知關門被破之後,孫祥便派心腹把自己匆匆寫就的失守戰報打後邊送出,然後就率親兵,以及城內其他守軍衝殺過去,與入關的蒙人展開了殊死搏鬥,試圖重新將敵人打出關去。
只可惜,光靠這裡的幾千守軍根本抵擋不住源源殺來的蒙人大軍。本來,論正面交鋒,明軍就要遜草原戰士一籌,現在既失去了關城的保護,兵力上又處於絕對的劣勢,他們的這一行為其實和飛蛾撲火也沒什麼區別了。
悲壯的戰鬥只持續了不過半日,守城明軍自孫祥以下,盡皆戰死。奪下紫荊關的蒙人,看到的,是一座滿地屍首和鮮血的小小關城,而他們自身,也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不小代價。
當看到這裡的一切後,也先也覺著後背一陣發涼:“要是之前與我們交鋒的明軍也如這些人般悍不畏死,恐怕我們想取得那場大勝就沒這麼容易了。幸好,這樣的人並不多……”想著這些,他的目光就若有意地掃了一眼身後那些背叛自己國家的明國將領。
這些人此時的臉色也變得極其蒼白,低著頭,閉著眼,似乎是不敢與地上這些捐軀而亡的將士相撞……
拿下紫荊關,終於讓蒙人大軍上下在出了口惡氣之餘,再度興奮起來。因為他們已清楚自己眼前的局勢,前方將是一馬平川,可直殺到北京城下的坦途。重新奪回大元故都,將該死的漢人重新奴役於腳下的日子,看起來似乎也不那麼的遙遠了。
所以人的心都在這一刻沸騰了起來,無數人看向了他們的首領,太師也先。也有不少人挺身而出,向他請戰,希望能即刻帶兵直殺向北京城。
因為大家都知道,在之前殲滅了大明幾十萬軍隊之後,此時的北京城幾乎可算是一座沒有防禦力量的空城了,此時攻擊,必能一舉奪之。
就在也先也心動不已,即將發令時,宣承遠突然站出來獻策道:“太師,其實我們大可以稍作休整再帶兵壓境,如此,能給明國君臣以更大的壓力。”
“你這是何意?”見不少手下都面露不快之色,也先也忍不住問道。
“太師有所不知,這北京城可是如今大明天下間最最堅固,最最易守難攻的城池了。要是強攻,即便城內守備空虛,要守上幾月也不是什麼問題。如此,對我們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宣承遠忙解釋道:“正所謂攻敵者攻心為上,我們完全可以用這一招來讓明國上下自己亂了陣腳。如此,就能像當初金人攻打宋都汴京般將之輕易拿下!”
隨著宣承遠的一番獻策,眾人的臉上迅速換上了滿意之色,顯然他的主意更合這些人的胃口。所以說,最可恨的往往不是外敵,而是那些背叛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