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3章 驚世之功(上),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默了良久之後,胡遂終於起身開口:“走,去城外看看,到底那被殺的韃子是不是如你們所言的這麼多。”
隨著他這一聲,眾人便都簇擁著往外走去,很快就來到了城門處。在總兵大人的一聲令下之後,關閉多日的沉重城門終於吱呀一聲緩緩開啟,然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停在門前不遠處的那幾輛大車之上。
這幾輛尋常的大車如今在人看來,足可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了。因為這上頭,堆滿了一個個的頭顱,只要仔細看上兩眼,就能輕易認出他們的髮式正是蒙人所獨有的髡髮和小辨,再加上那凹目寬鼻的臉龐,那是完全作不得假的。
見到城內眾將出來,又有幾名軍卒迅速押了十多名身上帶傷,滿臉青白的蒙人俘虜上來:“各位將軍,這是當日戰後發現的俘虜,我們也將他們一併帶回大同來了。”
有了這些活口,陸縝他們的說法就更有了讓人信服的實力。所有人都在定定地看了這些首級和戰俘後,臉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而胡遂,也終於在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後,哈哈地笑了起來:“好!陸知州,王千總,你們這次是真為我大同,為我大明江山立下了前所未有的大功勞哪。本總兵一定會如實上報朝廷,為你們請功!”
這話出口,算是徹底落實了他們的軍功。而其他那些軍卒也終於發出了一陣歡呼。隨後,這歡呼聲便在整個大同城內傳播開來,先是城門口的那些軍士,然後是一些聞訊趕來探看究竟的百姓,最後,這些人便迅速往城裡奔去,把這一戰果喜訊迅速傳揚開來。
只不過一頓飯的工夫,來犯韃子大敗潰逃,並被我大明將士斬首數千的捷報就已傳得滿城皆知。一時間,歡呼聲充滿了整個大同,直衝雲霄。
大同城中,無論軍民,此時都歡騰了起來,這既是對前些日子的壓抑的一種反彈,也是對這幾十年來大明在軍事上難有什麼斬獲的一種宣洩。是啊,自永樂朝大敗蒙人,直殺得他們節節敗退不敢再窺視我中原大地後,大明就再沒有取得過什麼像樣的勝利了。
甚至可以這麼說,這幾十年來,大明在軍事上是處於被動的一方,是被蒙人不斷打壓侵犯的一方。在面對不斷騷擾邊地的蒙人時,只能做到自守,卻很難真正給北方的宿敵一個強有力的還擊。這一切的感覺,對大同城的軍民來說,感覺尤其的強烈。
而今日,大明終於在時隔數十年後再次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幾千顆蒙古韃子的首級擺在城外,就足以讓所有人揚眉吐氣了。
所以當訊息傳開後,整個大同城都歡騰了起來。而作為此番戰事的領導者,陸縝和王冰的名聲更是來到了一個最高點,甚至都不下於在此多年,勞苦功高的胡遂胡總兵了。
對此,胡遂並沒有太多的不滿,他不是個小肚雞腸,妒賢嫉能之人。這當然是因為他的品性,但也離不開他知道朝廷的遊戲規則。雖然如今大同城軍民上下都把陸縝他們視作最大的功臣,但他卻知道,當戰報送進京城時,作為大同總兵的自己必然能獲得一份不低於陸縝他們的功勞,因為在朝廷看來,這一切都是在他胡總兵的指揮下才能取得的。
不過在此之前,他當然還得徵詢一下陸縝本人的意見了。倘若只是王冰,自然好說,但陸縝畢竟是文官,有些事就得謹慎著些。
對此,陸縝卻看得很開:“一切聽憑胡總兵做主,下官並無其他意見。不過真要論起來,其實此番能取勝,下面的將士也立功不小,所以……”
“本官明白,我會如實向朝廷稟奏一切的。不過總體看來,陸知州你依然是功勞第一。想必用不了幾日,朝廷就會下旨把大人你召回京城,委以重任了。”胡遂這話可不是因為高興而吹捧陸縝,因為他知道這場功勞有多大,而陸縝作為文官在此戰中所立下的功勞自然更加的醒目,朝廷自然不會委屈了他。
對此,陸縝只是淡然一笑,他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