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5章 一錯再錯,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三伏天,即便是身在北方,這頭頂的日頭依然散發著陣陣叫人難以抵擋的熱浪,炙烤著整片大地,以及那些此時還出行在外的人。

走在官道上的十多萬京營精銳此時早已沒有了之前的意氣風發,個個都耷拉著腦袋,扛著槍,只靠著本能不斷挪動著腳步,繼續往西趕著路。不少人心裡都在叫著苦,本來只消到了宣化城便可駐紮,然後準備著與蒙人一戰,可現在,卻因一道軍令,卻需要繼續頂著炎炎烈日繼續趕路。

突然間,隊伍裡有一名步卒突然腳下一軟,便一頭栽倒在地。當前後周圍的同袍驚覺趕過去攙扶時,卻發現他已渾身抽搐,發冷不止,顯然是抵受不住日頭的連日炙烤而中了暑氣。

見狀,立刻就有人上前將他帶到一旁,還有隨軍的醫官上前為其診治。只是連日來不斷有人中暑倒下,如今他們手邊已沒有了對症的藥物,最終只能將他放到一張擔架上拖了走,等趕到下一處城池時再作計較了。

當這訊息呈報到這支軍隊的將領,五軍營副將張凱文這兒時,他也只能抱以一聲嘆息,然後囑咐道:“一定要好生看顧好這些得病的將士。還有,儘量不要讓其他將士與他們太過接近,以免感染了他們的疫情。”

待那名兵卒領命趕去傳令後,張將軍臉上的憂愁之意是更重了幾分:“這是三日來倒下的第二十四人。要是再這麼下去,趕到大同時,我們不知還要折損多少人馬呢。也不知陛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為何非要來大同呢。直接從宣府出兵不是更方便一些麼?”

正想著呢,一匹快馬突然潑剌剌地從他跟前的道路上衝過,只看其裝束,張凱文就認出了這是來自京城的斥候:“如此急著送遞訊息,莫非是京城又出了什麼變故不成?”想到這兒,他的心裡不禁更加緊張起來。

來人頂著烈日幾日奔波,早已到了極限,直到看到那最為醒目的團龍大纛時,此人臉上的疲憊之色才被欣然所取代。忙又加了一鞭,驅趕著胯下良駒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終於衝到了大纛下那輛碩大的,需要二十匹駿馬才能拉著走的龍輦跟前。在猛一拉韁繩,控制著馬兒猛抬前足人立著停下的同時,他已高聲報道:“陛下,今有京城群臣急奏稟上!”

御輦之中,與外頭相比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在寬敞如堂屋的車廂之內,赫然整齊碼放著十數塊冰塊,從而讓裡頭極為涼爽。而那御案之上,除了放了幾卷文書之外,更是被西瓜、酸梅等水果所擺滿,看著完全不像是去打仗的,倒更像是外出郊遊。

而當今天子,此時只著一身輕袍,正端了一碗酸梅湯,站在那張須臾不離其左右的沙盤跟前,指頭輕點間,似乎是在盤算著什麼。王振則陪著笑,站在一旁,仔細聽著天子講述著自己接下來用兵的打算,不時還附和幾句。

直到外頭那斥候一聲稟報,朱祁鎮才從自己的想法裡回過神來。一面喝了口酸梅湯提神潤喉,一面給王振打了個眼色。後者當即會意,轉身就來到了車廂入口處,跟守在那兒的禁軍吩咐了兩句。

片刻之後,一份奏疏就遞進了車來。

雖然王振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是天子跟前最得信重之人,但當著皇帝的面,他可不敢搶先看那奏疏裡寫的是什麼,所以便只能規規矩矩地拿著這份看起來頗為厚實的奏疏送到了皇帝面前。

此時,朱祁鎮已經回到了御案跟前,落座的同時,接過了那份奏疏,沒有任何的猶豫,便開啟迅速看了起來。不一會兒,他便微微皺起了眉來,而當看到後面那一連串臣子的簽名後,他更是露出了不快之色。

王振雖然沒有湊過去看那奏疏內容,但卻一直都在仔細觀察著天子的表情。一見他這番模樣,便小心地問道:“陛下,可是胡部堂他們又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麼?”

“不光是胡先生,幾乎留在京城的所有官員都在這奏疏上署了名,他們聯名上奏,讓朕不要繼續往大同去,而是回宣府!”天子說話間,很自然地就將這份奏疏遞給了王振。

王振也不見外,隨手接過,也草草看了一遍,臉上便露出了不以為然的表情來:“陛下,他們這些文官身在京城,怎會明白您的高瞻遠矚呢?這一回陛下您好不容易才能來北方一次,自然不能只留在宣府一地了,那讓其他各鎮的守軍怎麼想。只有也去大同看看,鼓舞我大明邊軍的軍心士氣,那等到與韃子交戰時,大家才能同心協力,從而一舉取得此戰的勝利。”

“你說的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畢竟無論大同還是宣府,都是我大明北地頂頂要緊的重鎮,朕怎能厚此薄彼,傷了眾將士的心呢?要不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