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1章 暗流翻湧(上),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可即便如此,半來個月下來,錦衣衛依然沒能從石府那裡查到半點不同尋常的東西。倒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中對石亨的彈劾非議卻少了許多,而且在此期間,將養了幾日的石亨就正式趕到了京師三大營的駐地,走馬上任去了。
而藏在京營中的錦衣衛探子也在陸縝的要求下,陸續將其在那裡的一切言行經歷都詳詳細細地報了回來。只是這卻實在算不上什麼好訊息了——
石亨本來在去邊地鎮守前就曾在京營中待過一段時日,時至今日,這裡頭還是有不少他原先的老部下。所以當他奉旨入營後,很快就爭取到了不少中層將領的支援。
同時,石亨還靠著這些年在邊關立下的一樁樁功勞,得到了京營將士的尊敬。雖然他之後對軍卒們的操練確實狠了些,但憑著他多年帶兵所慣用的籠絡手段,很快就把數萬京營精銳都轉化成了自己的擁躉。
其實他能在短短時日裡就獲得這些將士的支援,除了自身的能力與魅力外,也得多謝如今外部的環境了。
如今京城的環境對武將們是越發的不利起來,文官隱隱然已有了高武官一頭的感覺,平時同級的文武官員相見,文官總會表現出輕蔑之意來。久而久之,武官的氣焰是被徹底打壓了下去。
但許多武官心裡依然是不服的,雖然他們自己沒膽子去與文官爭個短長,卻還是希望有人能站出來為自己出頭。而石亨顯然就是個相當不錯的代表人物,他不但地位夠高,功勞夠大,而且還深得天子的信重。再加上之前那許多的文官向天子彈劾他都沒能把他定罪,就讓滿京城的武官將士更對他生出敬意來,自然樂於受其統領了。
而隨著石亨在京營徹底站穩腳跟,手裡重新握有軍權後,一些頗識時務的官員就不敢再明著與之作對了——一個剛被從邊地傳喚來的待罪邊將,和一個已經掌握了京營大軍軍權的將領間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如此一來,石亨在京城裡的形勢是越發的好了起來,之前還有所顧慮的故交、軍中同僚之類的,也在此後陸續登門,他在京城的勢力是越發的強盛起來,看著似乎已經可以代表武將系統去和文官一系稍作抗衡了。
而這,顯然也是天子所樂於看到的。雖然之後又有不少言官彈劾石亨多有結黨營私的可能,但卻全數都被皇帝給留中不發。
就這樣,時間緩緩前進,轉眼就來到了景泰七年的八月間,似乎這天下依然太平,京城裡除了偶有文武雙方打打擂臺外,也沒有任何的風波出現。似乎除了皇帝的身體依舊不那麼健康,時不時都需要輟朝外,大明朝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理想中的大明盛世看著也即將重現。
而就在這一片祥和的表象下,一道暗流卻已開始洶湧奔騰起來。一些已經隱藏,忍耐了多年的人,終於打算要露出自己的獠牙,去扯碎這難得的太平盛世了……
而這一切的開端,只在八月十一這天早朝時,天子再度昏厥。
隨著朱祁鈺的突然倒下,群臣都慌了手腳,這一回可沒有人拿話刺激皇帝,他也沒有動怒的跡象,怎麼就突然又倒下了呢?難道說皇帝的身體真已經支撐不了太久了麼?
要真是如此,為大明江山計,就得儘快確立一個太子人選了。之前太子朱見濟突然夭折後,大家還覺著天子還年輕,並不急於一時。畢竟有了這幾年太子廢立之爭,大家早吸取了教訓,可不能再鬧出廢立這樣的大事來了。
可現在,天子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大家就得為將來考慮了。於是一干朝廷重臣就開始商議起了哪個皇家子弟才是適合的太子人選來。
而當他們做這一切時,邊上盯著他們舉動的某位宮人卻咧嘴笑了,他知道,自己一直都在等待著的機會終於出現了,成敗就在此一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