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6章 陸縝的反擊,盛世大明,路人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碎的銀子……”
“多出來的那些,就當小侄孝敬您的。”陸縝笑了一下,很大氣地道。
“這怎麼好意思?”嘴裡這麼說著,陸仁歸卻已把銀子納入袖中,卻是笑納了。
陸縝只作不見,繼續道:“除了來把帳結了外,小侄今日前來還有兩樁事情要與大伯你商量一下。”
“你說。”所謂拿人手短,既然收了這麼大一錠銀子,自然是要表達一下善意的。
“這第一樁,就是小侄打算過兩日便搬去蘇州城裡住,最近幾年一直在京城等地,總覺著住在村子裡有些不太適應,還望大伯能夠首肯。”陸縝笑了一下道。
“這個自然沒有問題。其實你四哥,還有其他幾個兄弟也都因為各種原因在蘇州城裡租了屋,你要是不嫌棄,大可和他們住一塊兒去。”陸仁歸一擺手道。
陸縝忙稱了聲謝,卻又拒絕了對方的安排。同時,眼中閃爍著一絲異樣的光芒:“至於這第二樁事情,卻可能有些難辦了,還望大伯到時能幫小侄做個主。”
“你說,只要我能辦到的,就一定幫你做主。”陸仁歸不以為意地道。
“是這樣的,小侄離開村子也有差不多五年了,在此期間,記在我名下的那些田地的租子卻是一文都沒有交到我手上過。要是我算得不錯的話,我村子裡該有不下百畝地是掛在小侄名下的,按照如今官府定下的地租,每年好歹也有十幾二十兩的地租可收。看在大家都是同族的份上,小侄便吃個虧,只收族人五十兩銀子的租子,今後則以此價收租,不知大伯你以為如何?”陸縝這話說得輕描淡寫,但面前的陸仁歸父子卻聽得臉色徹底變了!
他們全然忘了,原來陸縝還給村子,給自家帶來了這麼一大筆收入,可笑之前居然還在為修屋的事情和他斤斤計較著。
陸縝家並不富裕,自他父親陸仁東去世後,家中情況就越發的緊巴起來,甚至很多時候都要靠著作為岳家的楚家接濟才能過活。
但是,這等情況卻在陸縝考中了舉人後便發生了扭轉。因為進入了統治階層的舉人在官府那兒是有諸多便利好處的,比如可以免除自身和家中數名男丁的徭役,以及更關鍵的,舉人名下的田產是不用收稅的!
這是朝廷為了鼓勵百姓勤讀書,考科舉的巨大福利。不過政策一出,很快就被下面的百姓鑽了空子。不是舉人家的田地可以不收稅麼?那人們就把自己名下的土地都挪到那些舉人的名下,如此,原來的地主只要向舉人交一份遠比官府稅收要低得多的租子,便能免稅,而舉人也因此得了一筆好處,真正吃虧的,卻只有官府而已。這便是大明朝有名的投獻,往往一旦有某位考生中了舉人,他家的親友就會拿著禮物登門,告求著讓他收下自己的土地。
正因為此,只要是中了舉的,哪怕之後在科舉路上再無寸進,日子也會過得相當富足。故而只有窮秀才,卻從未聽說過有窮舉人的。
不過這等做法的弊端也相當嚴重,官府因此少收了無數的稅賦不說,也讓土地更多地集中到少量特權人氏手中。事實上大明中後期所出現的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了。
陸家溝的人,也因為陸縝的中舉和中進士而從中得到了不少好處。但因為自私心作祟,他們完全把這一點給忽略了,從不認為是陸縝幫了大家。
現在,陸縝把話挑明,陸仁歸父子頓時都不知該如何說話才好了。因為從道理上來說,他們滿村人等確實欠了陸縝這麼多的地租,這些是可以在縣衙戶房裡查出證據來的。尤其是陸仁歸一家,藉著自家在族裡的地位,他們家得的好處是最大的,不然也不會有偌大的一份家業。
而現在,陸縝直接上門要帳,他們才知道之前得的好處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幾十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字哪。
而更叫他們感到頭疼的是,之前都把話說開了,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難道現在還能改口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