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節15 試射,星路求生,蒼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刺啦……”
耀眼的電光閃過,兩根銅質導軌之間產生了巨大的放電現象,電流不斷的擊穿空氣,炙熱的電漿在將銅質導軌間跳躍著,眨眼之間導軌就被融成一團銅水。
直到此時,弩機才將銅柱彈射出來。姍姍來遲的銅柱一頭扎進紅炙狀態的銅水中,在電漿的作用下同樣迅速變紅、融化,與導軌再也分不出彼此。
陳徵趕緊將燒燬的電磁炮扔在地上,炙熱的銅汁將積雪燙化,積水很快漫過了銅汁,雪坑裡頓時響起陣陣沸騰的聲音,大片的水氣冒了出來,再被冷風一吹化作成白色的冰霧隨著熱氣緩緩上升。
“……”
陳徵默默的站在一邊,等著沸騰的聲音漸漸弱下去,伸手從溫熱的雪水中把他的電磁炮撈了出來。
被釘在弩機上的銅質導軌已經變成了融化又凝固的蠟燭狀,而下面的木頭更是被燙得碳化起火了,被撈出來之後還冒著水汽和濃煙。
面色不愉的陳徵將融成奇怪形狀的赤銅拆下來扔進旁邊的筐裡,發出叮叮噹噹的金屬撞擊聲——那木筐裡已經盛了不少類似的熔融狀銅塊了。
“唉……”
陳徵嘆了口氣。
他又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電壓電流太低、電磁炮威力不足,與之恰恰相反的是,他的煩惱來源於過高的電壓和電流。
巨大的能量瞬間擊穿了空氣,仿若閃電般在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時間內被釋放出來,除了耀眼的閃光外還製造出了超過3000度的高溫。
在這樣的溫度下,赤銅就像蠟燭一樣輕易融化成銅水。
理論上,只要電壓和電流足夠,電磁軌道炮的威力就會無限的提高……但陳徵敢說,即便是地球上已經趨於實用化的電磁軌道炮,也從沒考慮到導軌之間的放電現象。
陳徵依稀記得電壓在1萬伏特時,空氣就很容易被擊穿,這樣看來地球上的電磁軌道炮所使用的電壓應該沒有超過1萬伏特。
他們所採用的技術是“低”電壓“高”電流的策略,利用40兆瓦左右、電壓不明的電流驅動電磁炮,將彈丸加速到2千多米/秒,據稱動能可以達到20到30兆焦耳。
而現代坦克炮在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將類似長箭外形的鎢芯杆加速到1千7百多米/秒,炮口動能達到11兆焦耳以上,對於勻質裝甲的穿甲能力在800到1000毫米之間。
參考了坦克炮的威力後,將電磁炮的資料帶入換算的話,刨除彈芯的效能問題,地球上現存的電磁炮穿甲能力大約在1600到3000毫米之間。
這樣看上去,只要陳徵能造出跟地球上類似威力的電磁軌道炮,就有希望擊穿肉山的鎧甲了……
但實際上,考慮到陳徵的彈丸材質是柔軟的赤銅,而赤銅的效能相較於鎢合金或者貧鈾合金材質的效能……那這個穿甲能力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這也是為什麼陳徵為什麼保持超高電壓的原因之一。至於另個一原因……是因為陳徵要節省材料。
如果降低電壓,陳徵就需要製造稍低價態的離子,而“低”價態的離子所蘊含的電能大大降低,想要得到必要的電流就需要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怪魚水晶。
這樣一來,怪魚水晶的消耗就變得不可接受了。
那麼要不要在導軌之間放上某種絕緣體?
一般來說,絕緣體是指沒有自由電子的物質,但是當電壓高到一定程度,非自由電子也會被強行剝離出來,這時候就絕緣體就被“擊穿”了。
想要解決超高壓擊穿的問題,那麼就要增加非自由電子被剝離出來的難度。
增強分子對電子的吸引力?
以現代科技的發展程度,對於原子內部只能破壞而無法建設。所以增強電子吸引力的方法就只剩下研究特殊的化合物,用特殊的分子結構來加強其對電子的束縛能力。
雖然方向是有的——絕緣陶瓷——但這條路對於陳徵來說是條死路。
別說他不懂分子材料,就算懂的話沒有裝置、沒有助手、並且最重要的是沒有個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他也不可能造得出這種特殊的陶瓷來。
所以,他必須換個思路。
陳徵心不在焉的把玩著那已經燒得焦黑的弩機。
忽然,他愣住了。
之前幾次,陳徵隨手就將碳化的弩機扔到火堆中去了,並沒有仔細觀察碳化的弩機。
而這一次,他終於發現了弩機上的異常——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