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荒地,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便是連續的三個晴好天,向陽處的積雪融化了去。那些凌空的高山頭,平地上的陰處,積雪還得留些日子。這時候迎面撲來的風總是一陣暖和,一陣陰冷。風來自山口,帶來了向陽處的熱度,也會捎帶著背陰處的寒意。

第四天也是個晴好的日子,氣溫才有上升。光景恢復到下雪前的那個樣子。這天,住在村南廣祿閶門的宋初花一早便出門離開村子。宋初花出門離開村子,往往衣著整潔又整齊,她往過雲山的方向去。這道通往過雲山,也可以在不到過雲山的石柱岙岔口拐去西南向的宋家岙。宋家岙便是宋初花的孃家。荒地相去大概七、八里地。一半是沿遮坑走,一半過田間,而且基本上都是平路。

宋初花嫁到荒地村也有二十多年,她不怎麼出門。即便是出門,也大多是去宋家岙。這兩年,人們發現宋初花出村去,到了石柱岙也經常不拐往宋家岙走,而是直接上了過雲山。過雲山以山脊為界,有一半屬於荒地村,另一半屬於西鄉潺塬鎮。

過雲山從前也叫化氣山,自古頂上常有云霧團飄。即使不下雨,遇到天色稍微有點陰沉,山頂也不難見到雲霧。過雲山上面除了主峰過雲頂,還有翠擁峰,雨施峰,以及青蓮峰。過雲頂在北向,其它三個山峰分別在其對面的三個方位。四峰合圍,山頂還形成了一塊平衍地。青蓮庵在這塊平衍地靠近青蓮峰一側。

()免費電子書下載

宋初花上過雲山,便是要去青蓮峰的青蓮庵。宋初花不僅自小懂得唸誦“阿彌陀佛”,而且也老早結緣於青蓮庵。

和以往一樣,宋初花從過雲山東南坡上山,沿山腳走過五里的平緩地,能見到一座涼亭。那涼亭是早先留下來的,青磚黑瓦,橫樑和椽子都是上好的杉木。涼亭是那種騎馬式的過路涼亭,南北向是過道門戶,門頂呈半圓。東西兩側有扇形的視窗,未鑲窗欞。兩邊還有木條凳子,可供行人歇腳。上過雲山,真正登山,也只能從出了涼亭算起。因為出了涼亭才有坡度,道面也由平緩的鵝卵石道變成了石階。

一旦上了涼亭外的石階,一路大多數便是陡峭彎繞的山道。先是過竹林間,然後越過山澗上的小石拱橋,兩邊開始多半為柴山。過雲山山腰以上的山體多為裸露的石頭。黑色,或者褐色。那裡一般很少能看到參天大樹,更不見茂密的林子。一路上,只有背陰處還能看到稀稀落落的積雪。大凡是因為下過雪,又融化去,就跟剛下了一場大雨一樣,這會也能聽到潺潺的澗水聲響起。

半山腰,有一小塊平地。這裡曾經也建有一座涼亭。現在涼亭已經倒掉,上面滿地瓦礫和腐爛的木頭。瓦礫上一年的雜草也已枯萎,顯得一片狼藉。一塊小木牌子,上面寫著“青蓮庵”字樣,下面一個箭頭朝向上山的路口。這裡還有一條小道通往別的山頭,生怕有人走錯道,山上人特意安了這麼一塊牌子。

宋初花今年過了五十,她不是那種從小被裹了小腳的女人,走起平路來腰板直挺,上臺階也不見她吃力。她又是個不急不躁的緩性子,一步一步邁著,累了,便停下來歇息,望望前面的路,也回頭看看走過的道。冬天的山廊儘管還有很多綠意,但到底還是顯著憔悴相。不過山上的景色和宋初花無關,她又不是專門上山來看風景的。

春天的時候宋初花帶著兒媳婦梅子來過,梅子倒是特別喜歡山上的風景。只是梅子不怎麼會爬山,來了一次就被嚇退了,說下次不想再來。

宋初花在平地沒逗留多少工夫,繼續上山,很快就到了青蓮峰頂下。

青蓮庵前後左右一共五幢房子,掩蔽在雜樹叢裡。站在山脊看,青蓮庵又是處於一個低位。要說那些雜樹其實也不高大,只是它們站得高,看起來就像是屋宇被它們包圍了的樣子。

宋初花早先上青蓮庵,是替富才和梅子求子,也是替自己求孫子,但現在,她純粹是為了佛事而來。

第四章

宋初花出門時,梅子已經醒來。天冷,富才又不在家,時常睡到半夜,梅子就會被凍醒。有時候睡了一個整夜,上身是熱了,下面還是冰著一樣。被子也不能說少蓋。再多蓋了,又覺得太沉。

梅子知道婆婆一定又是去了青蓮庵。

習慣上,宋初花會在頭天吃晚飯後,將日曆揭去一張。如果第二天是初一或者月半,就唸叨一番。那唸叨完全是說給她自己聽。初一月半是燒香拜佛的日子。而每每聽到宋初花唸叨,梅子也明白,第二天一早婆婆一定會上青蓮庵。今年春上青蓮庵來了一位尼姑,法號水雲。宋初花拜比自己要小十幾歲的水云為師父,成了一名俗家弟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