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歲月如刀英雄易老,綜合格鬥之王,胡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舜陽李集鎮。

王晉站在金鷹館門口,久久也說不出話來。

師長的教誨、夥伴的笑臉、奮鬥的艱辛,點點滴滴,魂牽夢繞……某些記憶是可以融進血液的,無論他走到哪裡都難以忘懷。

“擱外邊兒有沒有想過咱們拳館?”侯超問道。

王晉點頭道,“當然有,現在還經常做夢呢。”

侯超掃過自己的手錶:“要麼我先陪你溜達溜達?反正待會兒才開拍,倒是不趕時間。”

王晉道:“好啊。”

——因為要錄製《散打三十年》,王同學便回到了久違的“第二故鄉”。重遊舊地,看著那些熟悉的門樓、房舍、樹木等等,他的眼底飽含眷戀。

“你來得不夠巧,小朱打完泰國站又去RB了,池虎也有外出任務。”

“沒事兒的,大家都忙嘛,晚上能湊幾個湊幾個,咱們一塊兒去集上聚聚……”

哥倆邊轉悠邊聊天,最後並肩走向訓練廳方向。

——據侯超介紹,紀錄片的主題是“記憶和傳承”,要從八二年《散打比賽規則》制定起開始回顧,經過最初的立項階段、紅火的《散打王》階段,一直講述到後期國家隊成立階段,時間會正好跨過約摸三十年。該作品會追隨前輩們的腳步,遍尋名家、解密歷史,並穿插大量訪談和影片資料,全面展示散打運動的“前世今生”,堪稱是罕見的良心之作,情懷之作。

老人們負責“記憶”,後生們則負責“傳承”,王某的攝製片段非常簡單,只消表演表演散打技術中招牌式的“貼身快摔”就可以了,對他而言簡直易如反掌。

“嗯?”

訓練廳東北角是片小菜園,用於培育部分純天然蔬菜供給拳館,旁邊有一支攝製組正在忙活著,人們汗流浹背的,看造型都熱得夠嗆。

王晉詫異道:“猴哥,說好演練摔法,你把我往哪兒領呢?”

侯超笑嘻嘻道:“別急呀,答案立馬揭曉。”

兩分鐘之後,有個毛髮比張飛還旺盛的漢子現身講解,聲如洪鐘。

“小王啊,我們準備用幾個鏡頭再現一下你的少年時代,也就是進館之前。你家裡擱農村對吧,那麼相信農活肯定幹過……來來來,如此如此……”

王晉依言行事。

很快,他戴上草帽,手拿著鐮刀下到菜地裡。

吳導演喊道:“注意節奏哈,儘量做出迷茫的表情,如果眼神能夠憂鬱點兒就更好了!”

王晉滿頭黑線:“吳導,咱就除個草而已,至於這麼浮誇嗎?”

吳導演耐心強調道:“相信我的專業,這樣拍很容易引起共鳴,可以表現苦孩子小時候的艱辛,反託學拳給你帶去的好處和巨大轉變。”

王晉冷不丁記起了老時光,回憶道:“艱辛?迷茫?我進館前挺快樂啊,尤其是被學校開除後,天天去網咖包夜打遊戲,嘖嘖,簡直不要太幸福,進了拳館反而又辛苦又迷茫……”

吳導演怒道:“那玩意能上電視麼?讓你咋拍就咋拍!真是的!一點兒都不懂藝術!”

王晉愕然道:“咋還生氣了捏?好吧好吧,都聽您的。”

吳導演盯住監視器,發現某人割草刷刷的,貌似非常輕鬆,根本沒有“苦難”的趕腳,於是皺緊了眉頭。

“那個誰,抓緊的,給我找把鋤頭來!”

王晉:“呃……”

……

莫名其妙就幹活刨地,再瞅瞅濺到身上的泥點子,某人臉色那叫一個垮塌。侯超努力憋住笑意,咬著嘴唇跟他走入場館。

因為要配合拍攝紀錄片,拳手們都被趕得遠遠的,前面七八位年齡較大的師長正在接受採訪,王晉相熟的只有表叔趙遠揚、館長周董、以及《鐵血勇士》賽事總監李典三個,其餘的比較陌生。

老趙對著話筒說道:“從兩千年到兩千零五年,《散打王》時代堪稱是散打運動的鼎盛時期,其間湧現過無數名將和經典賽事,它是屬於我們這一代運動員的特有記憶……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欄目最紅火的那陣兒,收視率甚至能排到國內第一。”

(注:《散打王》收視率曾經一度超過牛逼的《快樂大本營》。)

李典老師附和道:“嗯,《散打王》致力於弘揚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第一次真正將中式搏擊的種子帶上銀屏,並擴散到全國各地,它的積極作用不可估量。”

老趙繼續道:“是啊,我希望有那麼一天,這檔賽事能夠重現銀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工廠起步的成長之路

獅山逸思

我在國際上做禍害的那些年

蘑菇屋下的松鼠

學會忽略學會忘記(出書版)

葉萱

隨身空間每天增加一平米

夜半咕咕

暗界至尊

昕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