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盛大的稱重儀式,綜合格鬥之王,胡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隻隊伍整天待在同一個拳館裡,那麼所有的秘密就不是秘密了,以前研究對手還需要想轍呢,現在直接瞪大眼睛就能看到,實在非常方便。
雷教練說道:“小王,知道托馬斯‘毒藥’的綽號是怎麼來的嗎?”
王晉搖搖腦袋。
雷教練道:“說起來有點恐怖,因為托馬斯這傢伙曾經在曼谷學習過兩年泰拳,精通各種膝法,有個倒黴蛋在比賽時被他的一記飛膝撞得抽搐半天,就像吃過啥藥快死掉似的……”
王晉道:“嗯,膝法的殺傷力確實巨大,擊傷對手的場面也特別常見,嚴重一點恐怕得直接送去醫院了。”
雷教練道:“泰拳目前在國內並沒有被廣泛普及,大家防膝的意識普遍很差,特別是對上托馬斯這種高手,我們必須要仔細操練操練。”
王晉道:“好的。”
王同學以前曾經跟隨外教老師班猜學習過一些“內圍”技術,後來又和靶師伊斯特曼模擬探討過,他本人並不如何畏懼膝法,如今老伊就在身邊,那訓練簡直如魚得水。
為了限制泰式技法中獨步天下的“箍頸連環頂”神功,也為了避免過多糾纏影響比賽流暢度,許多搏擊賽事都推出各自的奇葩規則:以本次中美爭霸戰為例吧,允許雙手箍頸,但只能頂一下……
(箍頸說粗些就是對手欺近身來,將雙拳伸到腦後抱夾你的脖子。被夾住的時候他們會強制你低頭,破壞你的平衡、阻礙你的視線、壓迫你的呼吸,然後再發動膝法進攻,相當之厲害。)
那麼,如何對付“頂一下”的膝擊呢?這裡簡單歸納幾條。
第一條:打移動游擊戰,避免被對手抓住;
第二條:被箍頸儘量緊貼對手,不給他起膝的空間,假如你往後掙扎,那落進射程裡就悲劇了;
第三條:冷靜沉著,用近身勾拳以及摔法發起反擊。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無論對付大力掃踢或者頂膝,拿胳膊硬扛是非常危險的,一下半下還湊合,挨多了很可能會造成骨折,卸力很重要,預防更重要……
伊斯特曼也有過泰國練拳的背景,對各種跳膝、衝膝、飛膝、直膝、側膝、扎膝等打擊手段研究頗深,而且體重優勢更賦予了他巨大的破壞力。
靶師改陪練,加量不加價啊!
面對來勢洶洶的伊斯特曼,天才小王迅速做出兇狠反擊!
遠距離:採取正蹬加直線拳法的組合,根本不讓你進來,他的力道雷霆萬鈞,隨便一拳一腳都能製造出必殺的恐怖效果,打得“特慢”齜牙咧嘴,心有餘悸;
近距離:勾擺拳法伺候,膝擊動作使得賊溜!雖然他只會那麼幾種簡單膝法,但卻達到了足夠“以簡破繁”的水準,足夠瞬間放倒任何對手;
貼身狀態:當兩人互相箍頸、互相角力之時,伊斯特曼幾乎控制不住王晉的重心,更沒有任何正面起膝的機會,要麼捱到上勾偷襲,要麼被直接摔翻在地,整得人家同志滿臉無奈,哭笑不得……
他倆這與其說是訓練,倒不如說是震懾!
另一邊,美方托馬斯和領隊馬丁內茲當然也正在觀察著王晉。呵呵,結果令他倆比較憂慮,早知道還不如不看呢。
馬丁內茲收回目光,眉頭深鎖:“哦!上帝,那傢伙真是個怪胎,我想你遇上麻煩了吉米,他連泰拳的內圍技術都學習過,你無法控制他的脖頸!”
托馬斯此時同樣很頭疼。
不提看到的東西,網上確實也能夠搜到王晉的賽事集錦,但影片時間往往特別短暫,而且擊倒方式更特麼五花八門!拳法、掃踢、摔擲、甚至還有誇張的下劈腿,似乎人家樣樣技法都嫻熟精通,根本找不到明顯弱點。
托馬斯憤憤道:“我具備更優秀的拳擊技術!”
馬丁內茲無奈道:“看來只能這樣了。那傢伙擅長摔法,我注意到他幾乎每一場都有接腿放倒對手的表現,你最好配合著拳法儘量使用低掃,保持安全距離,不能給他施展摔法的機會……”
……
十月二十八號上午九點,省城人民廣場公園。
公園看起來綠樹成蔭、風景秀美,據說這裡還曾是三國時期的一處古戰場呢,時隔一千七百多年之後,此處再次響起了震動天地的戰鼓轟鳴。
一百餘位記者,兩千多名拳迷,共同見證了這次省內、甚至是全國範圍內最為宏大的一次稱重儀式。
WKA世界搏擊協會中國區副主席鄭憶慈、鼎盛文化公司董事長扈榮華、金鷹搏擊館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