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6部分,帝國蒼穹,車水馬龍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烏克蘭南部也出現了局勢動亂的跡象,看來西方盟軍在那裡灑下的大量傳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第三帝國的佔領政策過於殘暴,但蘇聯的領導者在加盟共和國以及外部佔領區所推行的政策看來也不怎麼高明,除了蘇維埃政黨運動比較強大的地區,例如蘇軍在戰後數月就撤離的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的民眾或多或少對莫斯科持有牴觸情緒。於是·西方盟軍很容易就獲得了在匈牙利、羅馬尼亞駐紮軍隊並建立航空基地的許可,土耳其人也在中立的旗號下向美英方面提供了以偵察為主要用途的航空基地。
在海上,實力佔據絕對優勢的西方盟軍陣營牢牢控制著bō羅的海西端,強大的作戰艦隊堂而皇之地駛入bō羅的海,以丹麥、德國和bō蘭的港口為補給停靠基地對地面攻勢給予有力支援·它們緊隨北路作戰叢集的步伐出現在了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海域,並輕而易舉地封鎖了除芬蘭灣外的bō羅的海其他區域。
蘇聯方面照例在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近岸海域以及芬蘭灣大肆佈設水雷,但這顯然不能完全阻擋盟軍艦隊進軍的腳步。看著眼前的作戰局勢圖,結合自己對美英現代軍事策略的一些瞭解,林恩覺得西方陣營此次進攻與德國當初的閃電戰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穩紮穩打,不追求大兵團殲滅戰效果,而是不斷擊退、擊潰當面的蘇軍防禦部隊·厲害之處在於他們每到一地必充分利用糖衣炮彈以及當地人對蘇聯政治策略的不滿進行分化瓦解·並迅速扶植民主政權以取代蘇維埃黨派。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bō羅的海三國本來就是在三十年代末被迫併入蘇聯的,當初德軍入侵蘇聯時這些國家的民眾就曾熱烈歡迎德軍的“解放”·這一次他們又以相類似的態度迎接西方盟軍,而烏克蘭的農民似乎也對莫斯科的各種政策心懷芥蒂,唯有白俄羅斯的獨立意願不那麼強烈,如此一來,蘇聯南部必然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局面。等到盟軍以雄厚的經濟和工業支撐在東歐鞏固了他們的佔領,當初拿破崙的法**隊和希特勒的德**隊所頭疼的補給線困擾也就不再是問題了,解釋美英等國甚至不需要派遣地面部隊進攻,直接用持續而猛烈的戰略轟炸就可能讓失去了斯大林的蘇聯崩潰瓦解。
伯恩貝克將軍講罷,元首隻是一言不發地看著牆上的作戰局勢圖,東歐的地理恐怕已經在他的大腦裡刻下了極其清晰的印跡,戰爭時期的無數個日夜,他和國防軍的元帥們、高參們對著東歐地圖一遍遍探討作戰方案,他們共同經歷了1941年的閃擊狂潮,經歷了其後的焦灼、往復和最終的頹喪,當年不曾成就的工業釀成了深深的遺憾,如今看著有史以來第三支也是實力最雄厚的一支軍隊從西面進攻俄羅斯,他應該是最百感交集的那個。
在這單純介紹而沒有任何討論、佈置的環節結束後,新晉帝國近衛軍少將的情報長官漢斯安德里換下伯恩貝克將軍,投影的圖片也變成了克里姆林宮的照畔“據我方人員從蘇聯境內發揮的情報,結合西方各國的報道和反應,我們相信自從斯大林死後,蘇聯高層已經為了最高權力而進行了一系列的爭鬥,掌權集團的更迭速度快得讓人應接不暇。目前掌控戰爭大局的應該是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和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這兩個機構的名稱和之前的戰爭時期是完全一致的,但組成人員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對此進行了細緻的收集和分析,真正具有發言權的是他……鐵木辛哥,蘇聯資格最老的陸軍元帥,曾經的蘇聯武裝力量統帥·兩次蘇聯英雄的獲得者,一度受斯大林排擠失勢但又趁著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最高權力的舞臺上。還有他……我們非常熟悉的朱可夫元帥,中生代將領中的佼佼者,三次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在軍隊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亦受到蘇共政治局的信任和支援.”
隨著安德里的這些講解,鐵木辛哥和朱可夫的照片相應出現在幕布上。林恩一邊聽一邊想,看來在最近兩個月,安德里的沉默是轉而埋頭專攻本行了·他所介紹的不僅是在場帝國要員迫切希望知道的,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帝國策略的資訊,小的偏差還能夠容忍,一旦在大方向上出了錯誤,那後果可能是非常嚴重的。
“就我們所掌握的情況·目前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還包括他,科涅夫元帥,最擅長進攻戰的蘇軍指揮官,政治委員出身,與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為‘三駕馬車,;他,羅科索夫斯基元帥,蘇聯軍民崇拜的‘常勝元帥,,戰爭期間指揮了一系列戰役並且多數取勝;他·布林加寧·蘇聯武裝力量部副部長,一個從未擔任過前線指揮官的元帥·還曾經當過蘇聯國家銀行的行長;他,庫茲涅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