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第一次把事情做對,閒來一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興奮地向主管報告了他的工作情況,主管拍了拍他的肩。
第二天,他又要去投遞十個包裹。這一次,他又完成了。主管表揚了他兩句。
第三天,他又投遞十個包裹。主管沒有再說話……
現在,你們來猜一下這個故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尾。比如說,在第15天他會投遞出去多少個包裹?”
克勞士比故事沒有講完,卻提出新的問題。
“全部投出去。”蓋瑞不假思索地說。
“他可能會逐漸對繁瑣而重複的工作越來越不耐煩,可能越投越少,到第15天時,可能只能投7個,或者6個。”比爾想了想說。
“不!事情完全可以相反!我們為什麼要假設他的工作積極性越來越小呢?事實上,隨著他工作天數的增加,他投包裹的熟練程度會越來高,他投的包裹會越來越多。到第15天時,他完全可能投12個,甚至15個。”楊反駁道。
“那麼正確答案到底是多少呢?”克勞士比神秘地笑笑,拿起筆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大大的“0”。
“為什麼?”三個人頓時目瞪口呆。
“原因很多,在年輕人的同事看來,是因為這個郵遞員破壞了規矩。在年輕人來到之前,郵電所的工作規定是這樣的:每人每天投遞十個包裹,允許帶回3件難於投遞的,可以下次再投,也就是說,制度允許人犯錯,年輕人的到來打破了這個規律,於是制度就開始懲罰他:每個人都要把最難投遞的包裹交給他,到第15天,他手上剩下的都是一些永遠投遞不出去的包裹。”
“他為自己最初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楊的口氣半是戲謔、半是幽默:
“不是有句話‘文化淹死人’嗎?實際上生活中和工作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個沃爾瑪工作的員工,一年貢獻的利潤可能100萬美元,而如果派他去了一家小鄉鎮上的小超市,他貢獻的利潤可能只有10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