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部分,農繡,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家都是嫡支的,不過是祖父那一輩分了房的,但往來依舊很密切的。她父親早逝了,死在了任上,她是庶出的姑娘,家裡因為祖母去世,祖父託給了大人的祖母照料,因為大人的祖母也是一品誥命,由她教出來的孩子將來出嫁也能說個好人家。
但嫡母回來後請了宮裡的嬤嬤,要把她送進宮去博前程,因為她嫡母有個親兒子,年歲比她小的多,卻沒有姐姐。親爹死了嫡母又不是親的,姨娘也跟著親爹死在了任上,這姑娘就成了三不管了。嫡母為了自己的兒子算計她,她不想進宮,跟著嬤嬤學了幾年卻不吭氣,最後求到了老夫人頭上,到底照料了幾年有情分呢。
可憐這孩子不容易,也是個心術很正派的好姑娘,寧可做窮人妻也不願意為富人妾,哪怕是皇家也不願意。何況李家並沒有送女入宮的打算,她嫡母也算是侵害了家族的利益和前程了,故而大人的祖父出面駁斥這個說法,接管了她的婚事,她嫡母乾脆就甩手了,以後再也不管她了。這不年歲也到了,經過商量在京城找肯定不成,京城的人家都挑嫡女,不要庶女,所以就送到縣長大人這裡來,讓縣長夫人教導著,尋摸著,尋個老實的好人家,不求高門只求家裡清淨人品好就行。”
李素媛說了一下李慧蘭的情況。
“也真是不容易,這高門大戶也不是一帆風順啊,還要講究個嫡庶,這個有很大關係麼?”巧蘭是現代人,聽說過這個區別,但真正意義的明白其實不瞭解。
“區別太大了,一般娶妻寧可要小家小戶的嫡女也不要庶出的,因為庶出的壓根就不懂什麼,反而會被教歪的多些,從小就被區別對待,嫡母不可能教姨娘的女兒管家理事來往交際的奧秘,更不可能把自己的人脈交給你,所以庶出的多是棋子用來聯姻,而且還說不上好人家。且學到手的本事也不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231章說笑
“如果說庶女不妨礙,能替嫡母嫡子聯姻還有點用處的話,那麼庶子就是一定要嚴防死堵,決不能任其做大的危險人物,一般嫡母會特別防著庶子,絕不會輕易用忽視這一招,會不留痕跡的捧殺掉你。以免影響了自己兒子的利益,所以庶出的不管男女,日子都不太好過。不然你以為蕙蘭為啥千里迢迢到叔叔這裡求著找個好人家呢。”李素媛捧了一杯茶,慢條斯理的解釋著。
巧蘭聽後長噓一口氣。“聽你這麼一說,我覺得我生在農家也是幸福的了。”
確實如果自己穿到這樣的人家成為庶女,以自己這點可憐的小聰明,怕是早就死了八百回了吧,古代當家主母的本事決不能小看,到現在她連自己祖母的一成都沒學全呢。
“是啊,身在高門就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我們享受了高門大戶帶來的榮耀和錦衣玉食,到了年紀就要付出自己的義務,責無旁貸。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嫁,而我們卻沒有這個資格選擇喜歡不喜歡,人品好固然萬事皆好,人品不好頻頻納妾我們也得端著大婦的款,高高興興的納進門讓人稱讚自己賢惠,便是我家家教也算嚴的了,即便這樣我爹也有一個通房呢,雖然沒放在心上,可到底她戳在那不是。”
說到這些李素媛褪去了天真可愛,顯露出真實的性格,不是不懂只是不願意說而已,想留著這僅有的幾年快樂時光。
巧蘭望著他嘆息一聲,“都有不容易的地方,你看就拿我家來說吧,一個藥鋪的掌櫃而已,就敢威逼我哥哥和我家,這何嘗不是權利帶來的誘惑和好處呢,農家也有農家的苦楚,要為柴米油鹽發愁,如果不是我繡藝還行,我家也不可能那麼快就翻身過好日子,可能會更慘一些。”
李素媛長長的嘆口氣,又釋懷的笑了,“你說得對,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呢,我不過就是說到這心裡感慨一下的,你別擔心。”
“不管怎麼樣我們總要為自己的幸福努力一次,哪怕失敗了也總要試試不是麼?就好比我和虎子哥,之前也是陌生的,但接觸下來彼此都很坦誠認真,漸漸地就有了感情,深入交流才發現其實我們很多地方都有共鳴之處,如果不是彼此信任坦誠,又何嘗知道這些呢,可能我們一輩子都有隔閡,那豈不是冤枉麼?”
巧蘭不知道該怎麼勸他,李素媛的年紀也到了,想必她心裡也是恐慌的,對未來生活的恐慌,對未來另一半的困惑和擔憂,她只是想用自己的經勸她一句,機會來了我們應該抓住,起碼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不要輕易否定一個人,放棄一個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