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1部分,農繡,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二管家有事還是要跟李叔彙報的。
這不弄完了李叔才搭船過來了,因為他年紀也不算輕了,比李青山歲數還要年長几歲呢,這樣為他們家的事來回奔波坐船,其實很辛苦,故而城裡雜貨店給了李叔一成分子,其中包含西北往來貨物的錢,二管家則是給的月例和年節的獎金,和李叔不一樣。
李叔也是為了兒孫念及舊主才來的,到劉家覺得乾的暢快,都很尊重他,他心裡也覺得很舒坦才盡心盡力的幹著,其實李叔家裡早就贖身了,孫子在讀書準備考科舉,只有李叔一個人不願意離開李家,跟李爺爺幹了一輩子,老了老了離開與否不重要了,圖的是個心情爽快,幹著有勁,順便憑自己這點老臉給兒孫積累點人脈了。
一成分子一年以現在的水平最少有千兩之多,故而李叔能幹是個人才,他們給的價格也很好了,還給了專人照顧李叔,免得在路上李叔會有為難啥的。
“李叔過來了,家裡忙完了,剛子託人帶口信過來,說家裡一切都好,還寫了信給我們呢,李叔又不知從哪裡整了一匹棉衣和棉靴還有一些糧食藥材帶過來,這回是李爺爺和張爺爺給的。”巧蘭接了信看了,也是感慨老人的胸懷比他們要博大很多,有這樣的老人引領著,他們都學到不少東西,眼界都跟著變寬了。
“要我說你做的最了不起的功勞就是接了李爺爺和張爺爺他們來家裡養老了,有這樣品德學識都了不起的老人在家裡,真是寶貝,對兒孫們的引導和教養作用可不是用錢能買回來的,將來咱家孩子也能獲益良多,這才是真正咱們缺少的底蘊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