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部分,明朝的那些事兒,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時被朱棣打擊報復,刪去名字的黃觀,他是明代唯一一個完成這一高難度動作的人,事實證明,他的為官之道確實十分出色,而另一位內閣成員彭時也是狀元出身,為官清正,在他們的帶領下,大明帝國有條不紊地向前行進。

就在這個時候,萬安進入了內閣。

萬安,四川眉州人,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這位仁兄書讀得很好,當年高考全國第四名,位居二甲第一,可惜從他後來的表現看,他實在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

他入閣後,不理政務,只是一門心思地幹成了一件事——拉關係。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姓氏資源,竟然和萬貴妃拉上了親戚。

什麼親戚呢?

據萬安同志自己講,萬貴妃的弟弟的老婆的母親的妹妹是他的妾,這可是了不得的近親啊!

於是他跑到萬貴妃的弟弟家,聲淚俱下地認了這門親事,並光榮地宣佈,我萬安終於找到親人了啊!

無論親戚是真是假,萬安確實獲得了提升的機會,成化十四年(1478),商輅退休回家,萬安成為了內閣首輔。

從此,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文官團體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混派時代。

話說這混派雖然以混日子為第一宗旨,卻也並非毫無作為,承蒙江湖各位人物看得起,混派的許多精英都被賦予了外號。叫起來甚是響亮,不可不仔細談談。

第一百零六章

《明朝的那些事兒》

明朝的那些事兒(106)

外號黨

混派掌門萬安,江湖人送外號“萬歲閣老”

成化七年(1471),萬安和內閣其他兩名成員商輅、彭時前去拜見朱見深,商討國家大事,彭時開口剛談了幾件事,正說到興頭上,突然聽見旁邊大呼一聲:

“萬歲!”

回頭一看,萬掌門已經跪在地上磕頭了。

商輅、彭時瞠目結舌,呆了一會兒,無奈地嘆了口氣,也跪了下來,磕頭叫道:

“萬歲!”

這奇怪的一幕之所以會發生,完全是因為萬安的那一聲萬歲,這關係到一個嚴肅的禮儀問題。

在清代,官員之間商談事情,若端起茶杯,就意味著本人不想再談,請你走人,即所謂端茶送客。

而明代面聖也有著一套禮儀,朝見完畢,口呼萬歲,這意思就是皇上再見,俺們下次再來。

萬掌門不知是不是急著上茅房,沒等談幾句,匆匆忙忙地喊了再見,搞得內閣極為尷尬,成為了滿朝文武的笑柄,故而有了這個光榮的稱號“萬歲閣老”。

混派大弟子劉吉 江湖人送外號“劉棉花”

劉吉,河北人,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是萬掌門的同期同學,成化十一年(1475)成為內閣成員,這人品行和萬安差不多,但還有一點要強於萬安——臉皮更厚。

明代彈劾成風,言官也喜歡管閒事,劉吉這種人自然成為了言官們的主要攻擊物件,可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說了什麼權當沒有聽見,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個雅號“劉棉花”。

何意?

棉花者,不怕彈也!

混派跟班小弟倪進賢 江湖人送外號“洗鳥御史”

倪進賢,安徽人,半文盲,拜入萬掌門門下,系關門弟子,身無長物,卻有著一個祖傳秘方,據說配成藥粉融於水後,可以治療ED(學名),萬掌門估計親身試驗過,所以一喜之下,讓這位兄臺幹了個御史。

要是換在今天,他大可不必去幹什麼御史,投身醫藥界,必定能興旺同類行業,勝過輝瑞公司,為國爭光。

考慮到他對萬掌門的巨大貢獻,江湖朋友十分尊敬地送給他一個外號“洗鳥御史”。

內閣中碩果僅存的劉翊,基本上也是每天混日子,至於下面的六部尚書,著實不愧為混派的優秀弟子,秉承門派章程,每日坐在衙門裡喝茶聊天,啥事也不幹,嚴格遵守門規。

由於成化內閣及各部官員的優異表現,人民大眾特別授予他們集體榮譽稱號:

內閣三成員集體獲得“紙糊三閣老”光榮稱號

六部尚書集體獲得“泥塑六尚書”光榮稱號

這是群眾給予他們的肯定。

歎服,歎服,都是些什麼玩意兒

下面我們將最後一個門派——監派,之所以把它留在最後講,是因為成化年間最大的黑幕、最狠毒的人物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