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部分,明朝的那些事兒,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他在這裡乾得很好,不久之後,朝廷決定提升他右都御史(正二品)。
更重要的是,朝廷還給了他個前所未有的職務——三邊總制。
請各位注意,這個官實在不同尋常,可以說是超級大官,它管理的並非一個省份,而是甘肅、寧夏、延綏三個地方,連當地巡撫都要乖乖聽話,可謂位高權重。
雖然楊一清十分厲害,但畢竟他還是守邊界的,和劉瑾應該搭不上線,問題在於劉瑾這個人與以往的太監不同,他除了貪汙受賄,殘害人命外,倒也想幹點事情。
可他自己又沒文化,所以為了吸引人才,他也會用一些手段去拉攏人心,比如寫奏摺罵他的那個李夢陽,劉瑾恨得咬牙切齒,但是此人名氣太大,為了博一個愛才的名聲,人都關進牢裡了,硬是忍著沒動手,最後還請他吃了頓飯,光榮釋放。
因為他老底太濫,這招沒能騙到多少人,卻也吸引了一個十分厲害的人前來投奔,這個人後來成為了劉瑾的軍師,也是李東陽、楊一清等人的強力敵手,他的名字叫做張彩。
在劉瑾犯罪集團中,焦芳雖然地位很高,但能力一般,最多也就算個大混混,但張彩卻不同凡響,此人工於心計,城府很深,而且飽讀詩書,學問很好,連當年雄霸一時的馬文升、劉大夏也對他推崇備至,有了他的幫助,劉瑾真正有了一個靠得住的謀士,他的犯罪集團也不斷壯大發展。
但劉瑾並不知足,他很快把目標對準了楊一清。
劉瑾希望能夠把楊一清拉過來,當自己的人,可楊一清哪裡瞧得起這個太監,嚴辭拒絕了他,劉瑾十分惱火,想要整他一下,不久之後,機會到了。
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明朝的那些事兒》
明朝的那些事兒(144)
試探
楊一清並不喜歡張永。
他知道這個人也是八虎之一,是劉瑾的同黨。所以他先期出發,日夜兼程,只是不想和這位仁兄打交道。
可是當他趕到寧夏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叛亂竟然已經被平定了!
原來他的老部下仇鉞聽到訊息,第一時間帶兵打了過去,朱寘鐇也真是太差,完全不是對手,一下子就全軍覆沒了。
楊一清沒事做了,他找了個地方安頓下來,等待著張永的到來,他知道自己遲早要面對這個人的。
不久之後,張永的先鋒軍進了城,但張永還在路上,楊一清實在閒得無聊,只好上街散步,然而就在他閒逛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他看見張永的部隊分成數股,正在城內四處貼告示,而告示的內容竟然是頒佈軍令,嚴禁搶劫。很明顯,士兵們也確實遵守了這個規定。
這件事情十分的有趣。
這是楊一清的第一個感覺,這個臭名昭著的太監為什麼要發安民告示,嚴肅軍紀呢?他開始對張永產生了好奇。
應該見一見這個太監。
很快,他就如願見到了張永,出人意料的是,張永完全沒有架子,對他也十分客氣,楊一清十分吃驚,隨即有了這樣一個念頭:此人是可以爭取的。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收回了這個念頭。
很快,他們談到了這次叛亂,此時,張永突然拍案而起,聲色俱厲地大聲說道:
“這都是劉瑾這個混蛋搞出來的,國家就壞在他的手裡!”
然後他轉過了頭,目不轉睛地看著楊一清。
話說到這份上,老兄你也表個態吧。
然而楊一清沒有表態,他只是不慌不忙地拿起了茶杯,低頭不語,獨自喝起茶來。
初次會面,就發此狂言,此人不可輕信。
張永沒有等到回應,失望地走了,但臨走時仍向楊一清行禮告別。
看著張永消失在門外,楊一清立刻收起了微笑的送別面孔,收緊了眉頭,他意識到,眼前似乎已經出現了一個機會,或是陷阱。
正當楊一清遲疑不定的時候,他的隨從告訴了他一條看似不起眼的新聞。
原來張永進城時,給他的左右隨從發了一百兩銀子,這筆錢每人都可以拿,只是有一個條件——不允許以任何名義再拿老百姓一分錢。
這件被隨從們引為笑談的事情,卻真正觸動了楊一清,他開始認識到,張永可能確實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好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