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日皇帝”(下二),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靠兩條腿也是很難跟上耶律賢等人逃跑的速度、很難擺脫周軍可能的追擊的。可面對仍在肆虐的大火,耶律賢等人腦袋裡想的只有馬上遠離這片“煉獄”,至於過河之後怎麼逃脫、能不能逃脫,則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於是,在幾經努力,損失了十餘名親兵護衛和數匹戰馬後,耶律賢等人抱著幾根樹幹,被一眾熟識水性的親軍連拉帶拽總算是有驚無險,且未被周軍發現的情況下泅渡到了河對岸。眼見烈焰沖天的火場終於被甩在了身後,隔著十數丈寬的河水再也威脅不到自己的性命,耶律賢等人不由得輕輕鬆了口氣。不過,輕鬆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眾人在河邊略微歇息了片刻,待那些個親軍護衛稍稍緩過來一些氣力,便不得不準備再次踏上逃亡之路。畢竟偷渡過河只是第一步,周軍沿河搜尋的兵馬隨時可能出現,眾人必須儘快離開這裡。

只是,離開河邊容易,離開險地之後眾人該往何處去卻是個問題。此前朝廷雖然連遭敗績,可耶律賢手中好歹尚有八千精銳,面對據守遼陽府、手握三萬大軍的耶律和裡,擁有大義名分且身為太祖正朔的他至少還能佔據上風,不必過分擔心對方會有什麼不該有的想法。如今,八千精銳就算不會盡數葬身火海,也再無機會逃出周軍的包圍。光靠新天子身邊的這七八位文武大臣和百餘連馬匹都不全的親軍護衛,是無論如何也震懾不住耶律和裡的。一旦對方起了什麼不該有的心思,自己這百餘人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眨眼之間便會死無葬身之地。

然則,不去遼陽城,眾人便只有逃入深山一條路。可問題是,那裡的女真諸部素來與朝廷貌合神離,大遼強盛時尚會時叛時降,如今大遼國勢衰微,他們怎麼會再對落難的大遼天子及眾臣恭敬順從。若只是刁難欺辱也就罷了,怕就怕他們為了討好周軍,而拿自己這些人開刀,用眾人的人頭去向周國請賞。況且,讓這些個原本過著奢侈生活的契丹貴族們遠離以往的錦衣玉食、皮帳豪宅,去像野人一般風餐露宿,迴歸祖先當年那種茹毛飲血的遊獵生活,就足以讓包括耶律賢在內的所有這些個契丹貴族心生怯意。更何況,即便大家硬著頭皮去了,以新天子耶律賢那羸弱的身體,能不能堅持到周軍放棄搜尋大遼君臣尚在兩可之間。

兩種選擇均有利有弊,到底該何去何從著實令耶律賢君臣頭痛不已。然則,在周軍很可能隨時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危險逼迫下,再難抉擇也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抉擇。於是,思忖片刻之後,耶律賢最終決定聽從大部分臣子的意見,放棄之前一直堅持的南下遼陽城的計劃,轉而折向東北,經貴德州前往女真回跋部或者順化王部,於深山老林中與周軍周旋。待其師老兵疲,不能適應塞外北地冬季的苦寒而不得不將主力撤回長城以南後,自己再離開森林,或者回歸平原設法召集散落各地的舊部,或者北上金山(大興安嶺)與一向效忠朝廷的鐵驪國及室韋諸部結盟,以期重振契丹聲威、中興大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耶律賢選擇逃入深山老林是一場賭博,賭周軍會因為長時間找不到自己,師老兵疲而放棄搜尋、賭周軍無法忍受塞外北地冬季的寒冷而班師回朝、賭自己的身體能夠抗得住逃亡的奔波之苦,支援到周軍撤兵的那一天。

既然已經決定用自己的命去賭,耶律賢便不再猶豫。在最後回望了一眼河對岸仍然在那有如煉獄般酷烈的火場掙扎求生的部下們後,便轉過頭,毅然決然的帶著僅剩的這一百多名臣子和親軍護衛打馬揚鞭往東北方向馳去。

不zhidào是河邊短暫的猶豫令其失去了最佳逃跑時機,還是老天爺不再眷顧他這位“真龍天子”,耶律賢一行人奔出不足百步,身後便傳來陣陣急促的馬蹄聲、周軍呼喝的喊殺聲以及越來越密集的槍聲。

自己的行蹤終於還是被發現了,難道是天要亡我大遼不成。儘管心中有這樣的疑惑,可耶律賢並不想就此放棄抵抗、束手就擒。是以,他一邊儘量伏低身形,以求避開周軍的槍彈,一邊急催坐騎,絲毫不顧忌這樣跑xiàqu馬匹能堅持多久。與此同時,自打之前銀州延津城外慘敗後一直心有不甘,覺得愧對朝廷及天子信任的耶律休哥也發了狠,決心以死來洗涮自己的恥辱。於是,他沒有繼續跟隨耶律賢等人,而是勒馬迴轉,大喝一聲“為大遼朝廷和天子盡忠的時候到了,無馬的兵士隨本將軍前去抵擋敵軍”,隨後便一馬當先,迎著周軍衝了shàngqu。

儘管幾十名只有弓箭和彎刀的契丹殘軍根本無法阻擋住由一個加強排“飛龍軍”和兩個加強排“保安軍”組成的百餘人的周軍搜尋隊,可他們的決死衝鋒還是略微遲滯了一下這支周軍的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