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日皇帝”(中),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己一個逃離死地的機會;最後,耶律屋質還集中了一批水性好且絕對忠實於新天子的親信兵將,準備一旦奪不回木橋、找不到適合渡河點的情況下,由他們揹著天子及部分親信重臣泅渡過河。畢竟,這塊死地雖然面積不大,可東西南北四面河流加起來總長度也有三十多里,以周軍的兵力不可能處處都嚴防死守,只要能渡過河去,就有很大機會突圍逃生,退往遼陽城——至於到了遼陽城之後何去何從,那並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耶律屋質在“死地”之內指揮契丹君臣做最後的掙扎,卻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南邊木橋南岸剛剛搭建起來的臨時望樓上的楊克復看在眼裡。儘管雙方是不死不休的敵手,可從高倍雙筒望遠鏡中看到頻頻下令的耶律屋質,以及在他的彈壓與指揮下漸漸從遇伏之初的驚懼與惶恐中恢復過來的契丹殘軍慢慢穩定下來,開始分頭行動。他們或前仆後繼的衝擊位於橋頭的“飛龍軍”防禦陣地;或者分散成上百股小部隊,沿著四周的河道探查搜尋。這些契丹殘軍雖然多少還顯得有些慌亂,可執行起命令來卻沒有任何怯懦。特別是那三千衝陣騎兵,面對來自“飛龍軍”防禦陣地的綿密火網,有如割麥子般被一波波的掃倒在地,卻沒有一人畏縮不前。以至於連楊克復都不得不在心中暗讚一聲“忠勇”,並以微不可見的幅度點了點頭。

當然,讚歎歸讚歎,楊克復卻並不會就此心慈手軟。實際上,契丹人的反應都在他的預料之中。由於己方擁有明顯的地利,楊克復在設伏之初便將重點放在了阻撓契丹殘軍從它處渡河上,其手中的三個營兵力大部分都用於沿河巡視,襲擾、阻止契丹殘軍尋找渡河點,以防對方偷渡逃脫。而且,得益於“暗羽”瀋州分堂以往多年的秘密勘查工作,楊克復雖是第一次到此地,卻很清楚附近幾條河流的水文特徵。他知道小平原四面的河流雖然算不上大江大河,夏天時最寬處卻也超過了三十丈,最窄處也有至少十五丈,且深度都在兩丈以上,再加上水流湍急,漫說是契丹殘軍一路逃來,並沒有合適的架橋工具和材料,即便是他們工具完備、材料充足,想要在周圍河流上架設浮橋或者棧橋都非常困難。所以,楊克復在佈置任務時,特別叮囑巡河部隊要重點關注河面情況,防止對方放棄馬匹輜重進行泅渡。以至那些沿河尋找適合泅渡點的契丹兵將往往是剛一靠近河岸邊,便會遭到對岸機槍、步槍或者弓弩的襲擾與驅逐。而且,由於周軍是“飛龍軍”和“保安軍”混編巡邏,所以契丹殘軍空有數量優勢,卻每每被前者打得毫無招架之功、還手之力,不得不抱頭鼠躥,逃離岸邊。

至於被指派防守南邊木橋的人馬,則只有“飛龍軍”的一個連、“保安軍”相當於兩個連兵力的弓箭手,以及追擊部隊的所有炮兵火力。不過,用於守橋的兵力雖少,可得益於地形方面的巨大優勢,契丹殘軍衝陣騎兵只能集中進攻窄窄的橋頭堡,使得守橋的“飛龍軍”、“保安軍”以及支援的炮兵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火力優勢,所以除了留下遍地屍體之外,那三千契丹敢死隊連周軍防禦陣地五十步之內都沒能進入。

突圍與防禦、尋路與襲擾,契丹殘軍與周軍的戰鬥前前後後進行了近一個半時辰,契丹殘軍既沒能突破阻擊,也沒能找到一處適合泅渡的地點。眼見天色漸暗,再打下去除了徒增傷亡,並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突破,一直在小平原內四處遊動,以躲避周軍可能的炮火襲擊的耶律賢聽從了耶律屋質的建議,下令全軍暫停進攻和尋路,趁著即將到來的夜色在小平原上的幾處林木茂盛之處安營紮寨、養精蓄銳,為後邊的苦戰積攢力量。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