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延津苦戰(下二),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挫後,不但沒有及時調整戰術,反而意氣用事,一味催促麾下強攻,以至所部損失慘重。換句話說,如果耶律休哥手中也有一萬兵馬、如果耶律休哥不是太過看重此戰、如果耶律休哥在進攻受挫之初能夠冷靜應對,只怕嚴世勇所部能不能守住陣地,損失不是是還能低到沒有真正傷筋動骨的地步就在兩可之間了。不過,隨著耶律賢適所部大軍壓上,嚴世勇所部再應對起來就不像之前那般輕鬆了。

實際上,當看到耶律賢適所部在離自家陣地很遠的地方便分散開來,且沒有像之前耶律休哥那般只從小山丘易於展開兵力、快速透過的緩坡方向進兵,而是漫山遍野,從各個方向殺將過來,嚴世勇便意識到形勢恐怕要對自己不妙了,而隨後的戰事發展則印證了他的這一感覺。

最先令小山丘上週軍感覺到壓力的不是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的契丹軍攻陣主力,而是縱馬遊走於小山丘四周的契丹軍弓箭手射出的破甲錐。儘管受限於周軍兵將基本都躲藏於簡易工事後面,直瞄射擊的機會較少,契丹軍弓箭手大多采用的是拋射方式、儘管周軍所穿甲冑的防護力堪稱這個時代同等重量產品中的翅楚,但三石硬弓加上銳利的三稜破甲錐,卻依然能夠給中箭者帶來嚴重傷害。更為不利的是,由於通常只作為輔助力量使用,所以“保安軍”騎兵團只裝備了用於騎兵對沖時使用的騎弓、手持連弩,無法像契丹軍一樣在陣地戰中換用步兵專用的硬弓強弩——這樣的強弓硬弩通常都裝備給“保安軍”步兵使用——以至當敵軍的箭矢如暴風驟雨般潑灑過來時,他們空有一身力氣,卻因為手中弓弩的射程不足而沒有用武之地,只能依靠“飛龍軍”步兵手中的機槍、步槍和迫擊炮進行反擊。可問題是,之前與耶律休哥的進攻雖然以慘敗收場,卻也令周軍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再加上還要顧及到正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的那些契丹軍下馬騎兵,所以被用來壓制契丹軍弓箭手的彈藥數量很是有限,完全是靠著“飛龍軍”加強步兵連中的那十來名優秀射手幾乎百發百中的個人射擊技術才得以勉強限制住對手的箭矢密度,使簡易工事中縮在搶挖出來的塹壕裡面的“保安軍”騎兵僅憑自己手中那面小巧的圓形騎兵盾牌,亦能抵擋住絕大多數來襲的箭矢,減少了自己的傷亡。

不過,想一直當“縮減烏龜”卻是不可能的。隨著契丹軍下馬騎兵一步步逼近簡易防禦工事,在塹壕中躲避的周軍兵將不得不將手中的騎兵圓盾扔到一邊,以自己所擅長的方式,利用騎弓、手弩以及戰前臨時配發給自己的手榴彈來反擊已經迫近的契丹軍。

嚴世勇所轄騎兵團總兵力約兩千五百人,按照每人配發兩枚手榴彈計算,該團所擁有的手榴彈應該在五千枚左右,再加上“飛龍軍”加強步兵連所配備和另外攜帶的一千兩百枚手榴彈,嚴世勇所部在開戰前總共擁有六千兩百枚手榴彈。刨去之前戰鬥中的消耗與損失,當耶律賢適所部五千下馬騎兵衝到簡易工事前約五十步左右,進入手榴彈的投擲範圍後,迎接他們的便是由四千枚手榴彈編織而成的一波又一波手榴彈雨。

一時間,周軍簡易防禦工事周圍硝煙瀰漫、塵土飛揚,第一批衝上來的契丹軍兵將幾乎全被籠罩在了煙塵之中,並在手榴彈接二連三的爆炸聲中損失慘重。只是,手榴彈雨雖然有效扼制住了契丹軍下馬騎兵的攻勢,但為了將手榴彈投擲的更遠而下意識將上半身立直的“保安軍”騎兵卻也給了外圍那些契丹軍弓箭手機會,成為了那些箭術高超的契丹軍射手優先考慮的目標。如此一來,“保安軍”騎兵的傷亡數也隨之不斷增加。

不過,與傷亡人數增加相比,嚴世勇更擔心的是隨著契丹軍一波又一波的決死衝鋒,其所部“飛龍軍”的彈藥數量亦在迅速消耗。如果仗再這麼繼續打下去,不要說再無法制造一輪又一輪的“手榴彈雨”,只怕連機槍和步槍的射擊都不能保持下去了。因此,他一方面不惜以“保安軍”騎兵傷亡為代價,加大弓弩的射擊密度,以減輕“飛龍軍”步兵的壓力,節省彈藥。另一方面,則與“飛龍軍”加強步兵連的連長和連監察商議,是否應該考慮適時啟動該部火器的“最終處理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