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鶴野爭鋒(五),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ps:看《新宋英烈》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韓守忠此言一出,除了其手下的幾名親信心腹外,包括吳縣令派來的私人幕僚和其他幾名隨行人員在內,在場所有人都是一驚。帳內負責安保的幾名鄒振遠親衛甚至已經從腰間抽出了“五九”式手槍,並開啟了保險。守在帳外的親衛也聞訊而入,平端著“五九”式半自動步槍,黑洞洞的槍口對著韓守忠等人,只要鄒振遠一聲令下,眨眼之間就能將他們一行人打成篩子。

不過,鄒振遠卻並沒有下令抓人。一來,如果韓守忠真想對他不利,就不會當面將韓德樞的密令向他講出來。二來,就算韓守忠此舉是以退為進,想借機令自己放鬆警惕,而後再突然發難,鄒振遠也不認為對方能夠佔到任何便宜。畢竟,當初兩人相處之時彼此較技自己從未輸過,而這十餘年來自己亦是每日勤練武功,從未有過中斷,他有足夠自信在貼身近戰中勝過對方——儘管名義上是雙方和談,且對方降意明顯,但出於安全考慮,周軍依然不可能讓對方帶著兵器進入中軍帳,收繳武器自然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所以,鄒振遠聞言不過是淡淡一笑,擺了擺手,示意親衛們將槍收起來,然後語氣平靜的問道:“既然韓德樞密令兄長借談判之機刺殺於小弟,為何兄長不但不遵令而行,反而要將此事合盤托出,就不怕事後被韓德樞怪罪,或者被旁人指為賣主求榮、貪生怕死之輩嗎?”

韓守忠聞言苦笑一聲,說道:“賢弟這不是明知故問嗎。為兄雖是一介武夫,卻也不是蠢人。且不說這裡是周軍中軍大帳,親兵家將守衛森嚴,豈有我等趁機發難的機會。單就武功而言,就算為兄和這些個隨從群起而攻,亦不會是賢弟你的對手,刺殺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更為重要的是,若是刺殺失敗,賢弟你毫髮無損也就罷了。可萬一賢弟你過於放鬆警惕,讓為兄佔了一招半式的便宜將你傷到,只怕這鶴野城便會成為第二個句容城。前車之鑑不遠,為兄又怎會為了自己的名聲而置鶴野城內八千守軍、近萬百姓的身家性命於不顧呢?”

如果單從行為上講,韓守忠此番作為確實夠得上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了。就算有關投降周軍的決定是由韓守忠和吳德明以及城內大部分官員守將共同做出的,但作為目前鶴野城內權力最大、說話最管用的人,前者的要負的責任絕對比其他人來得大。不過,一方面自打周軍北伐以來,遼國各州縣城池的官員守將不戰而降、獻城納土者層出不窮,其中更是不乏契丹本族文武,又有誰會去指責韓守忠這個漢軍鄉丁都指揮使。另一方面,韓守忠選擇背叛韓德樞、拒絕執行其刺殺鄒振遠的計劃,既是為了保全鶴野城內八千兵將、近萬百姓的身家性命,亦是為了全與鄒振遠的兄弟之義,而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成敗得失。雖然從契丹朝廷和韓德樞的角度來看是不忠,但在鶴野百姓、兵將的角度來看卻是大仁,在鄒振遠的角度來說更是大義。其犧牲自己名聲而保全兄弟及百姓、兵將的行為不但不該受到貶損,反而應該予以褒獎。所以,聽完韓守忠的解釋,鄒振遠不由心生感慨,站起身形,整理衣冠,向自己的兄長深施一禮,說道:“兄長高義,小弟代城內兵將、百姓謝過兄長。”

韓守忠雖為兄長,可如今雙方身份差距擺在那裡,他也不敢託大,連忙起身避開,將自家兄弟扶住,說道:“賢弟折殺為兄了。”

鄒振遠卻並未就坡下驢、順勢而起,而是堅持一揖到地,這才直起身形。兄弟二人重新坐下,鄒振遠有些擔心的問道:“兄長所為固然是為保全城內兵將、百姓的身家性命,對得起天地良心。只是,小弟聞那韓德樞乃是心志堅定、殺伐果斷之人。再加上其對契丹朝廷和那個‘睡王’耶律璟又是死忠到底,不然也不會以鶴野城八千兵將、近萬百姓為代價,讓兄長刺殺於我。如今,兄長不但不遵他的命令刺殺小弟,反而不戰而將鶴野城獻出,那廝若是得知,必會恨兄長入骨。兄長與我大軍同行自然不會有事,怕只怕韓德樞無法制裁兄長而將氣撒到兄長家人身人。咱們兄弟二人還需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以保兄長家人無恙才好。”

韓守忠聞言卻是灑脫一笑,擺了擺手說道:“此事賢弟不必擔心。此番為兄違抗左相之命,私下與賢弟達成協議,雖說是仁義之舉,然則為兄及為兄的祖輩畢竟深受左相及左相父祖的恩惠,遼國朝廷對為兄亦是封賞不斷,就這方面而言為兄所為確是不忠。若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而令家人特別是父母受累,則更是不孝。是以,為兄在出城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