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鶴野爭鋒(三),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議,將其設定在了自家大營之內——畢竟當初開國伯曾志林句容遇刺的前車之鑑在那裡擺著,手下的官員將佐們可不敢在這方面冒哪怕一點點的風險。
得到自己私人幕僚的回報,縣令吳德明自然是欣喜不已。一方面,作為一名漢官,放棄已經沒什麼希望的契丹人的遼國朝廷,轉而投效漢人的周國朝廷,不但沒有任何心理障礙和壓力,反而會有一種擺脫壓迫、迴歸正統的放鬆與欣慰。另一方面,依照以往的經驗,像自己這樣的漢人中低階官吏,周國朝廷在短期內一般都會原職留用。就算過一段時間後很可能會被調往它處,但品級待遇、職責許可權卻不會有太大變化。反正終歸是當官,當大遼的官也好、做大周的臣也罷,在鶴野當縣令也好、到它處做父母官也罷,對於他吳德明吳大老爺來說都沒有任何分別。更何況,據說大周朝廷給官員的俸祿較之大遼朝廷要高出不少。如此既能得個愛護治下百姓,使其名遭刀兵之害的好名聲,又能在銀錢方面得到更多實惠,這種名利雙收的好事情咱們吳德明吳大老爺自然是趨之若鶩。不但要做,還一定要快做,並且做得圓滿。
是以,吳德明一面打發私人幕僚去賬上領賞,一面急急趕往韓守忠的住處,向其報告這一好訊息,並商定明日出城的方式和隨行人員。
由於心裡有事,所以,儘管吳德明在旁邊講得眉飛色舞、喜形於色,韓守忠卻有些心不在焉,只是隨口敷衍了幾句,答應明日午後出城與周軍主將會面,便將意猶未盡的吳縣令給打發走了。
吳德明興高采烈的去為明天出城洽降做準備,韓守忠卻是一夜未眠,直到天近五更有了決斷後,這才合衣而臥,小睡了一會。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