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鶴野爭鋒(完),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一進縣衙大堂,韓守信就看到韓守忠和鶴野縣令吳德明以及其他幾名將佐圍在鶴野縣城沙盤——製造沙盤是韓守忠在當初與鄒振遠共事時學來的高招——旁邊,一個個眉頭緊鎖、若有所思。︾只不過,他們的注意力似乎並不在沙盤上,而是集中於韓守忠手裡的一張寫滿字的白紙上。待走得近了,韓守信才看出韓守忠手裡拿的不是別的東西,正是周軍在之前那次進攻的尾聲投射進城內的勸降書。

既然是在看勸降書,那就意味著韓守忠很可能是在設法勸其他將領以及縣令吳德明投降,從而為執行左相大人的計劃做準備。所以,韓守信便將自己的疑問暫時藏在心底,準備看一看韓守忠下一步如何行事再做打算。

見韓守信等人進來,韓守忠連忙放下手中的勸降信,一面示意大家都坐下,一面將屋內的閒雜人等全部趕出去,並下令親兵嚴守門戶,沒有自己將令不許任何人入內,而後才又重新拿起勸降信,開門見山的問道:“周軍的厲害大家剛才想必都已經見識到了。不過短短小半個時辰時間,北城城牆就被周軍火炮轟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若是周軍再來一次這樣的轟擊,估計北城城牆就會被徹底轟塌。到時候,咱們將不得不以八千弱旅對抗周軍兩萬虎狼之師,其結果會如何,大家也應該都清楚。如今周軍的勸降信已經投進城內,咱們鶴野城軍民何去何從,大家一起拿個主意吧!”

雖說韓守忠既沒有傳閱勸降書,也沒有當眾宣讀勸降書,可週軍投射進鶴野城的勸降書不下萬份,在座的官員將佐們在來到縣衙大堂之前,早就透過各種方式看過,對其內容更是心知肚明——有些人的懷裡甚至現在就揣著一份。所以,韓守忠那邊話音一落,在座的官員將佐便你一言、我一語的提出自己的意見。

儘管有幾名直腸子、實心眼的將佐、校尉因為周軍首次進攻半途而費,己方兵士損失亦不過兩、三百人,覺得刀對刀、槍對槍自己未必會輸給周軍,從而在那裡嚷嚷著要與周軍決一死戰、大不了把自己這一百多斤交待在鶴野城。可韓守信冷眼旁觀卻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包括那幾名顢頇將佐、校尉在內,開口發表意見的人均來自遼陽援軍,且都是些背景簡單、沒有根基的普通軍官。而無論是韓守忠的親信,還是遼陽援軍副將孫德祿的心腹,亦或是縣令吳德明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個鶴野守將,卻個個三緘其口,一言不發。

在韓守信看來,韓守忠和吳德明雖然沒有說話,可從他們的表情上來看,似乎已然就降與不降達成一至,有了定計,只是覺得現在時機尚未成熟,所以並不急於丟擲自己的看法。而遼陽援軍副將孫德祿則明顯是在觀望,待在場官員、將佐就降與戰分別表態後,再倒向其中實力比較強的一方。換句話說,除了那幾個大咧咧、直腸子的將佐之外,屋子裡包括自己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在觀風色、看形勢,等著別人先說出“投降”這兩個字,再根據大家的反應來決定是戰、是降。

想明白了這一點,有秘密使命在身的韓守信便打算做捅破窗戶紙的那個人。畢竟,左相大人的命令必須執行,戰也好、降也罷,他都要逼著韓守忠表態,哪怕這樣做會令後者感到不快甚至惱怒。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決定是按計劃刺殺鄒振遠,還是憑左相密令取韓守忠而代之,率軍與周軍死戰到底。而恰在此時,原本老神在在,一邊喝茶,一邊耐心“傾聽”著那幾名將佐、校尉發表各自意見的韓守忠卻突然抬起頭,向韓守信這邊望來,並隱晦的向他打了個眼色,示意他站出來說話。於是,韓守信便再無顧忌,當即清了清嗓子,搶過話頭,開始與那幾名主戰的將佐唱反調,主張為了城內八千守軍和上萬百姓的身家性命著想,向周軍獻城投降。

韓守信既然開了頭,他的親信自然唯其馬首是瞻,紛紛出言表示贊同。而縣令吳德明以及主將韓守忠的心腹手下也緊隨其後,附和韓守信的意見,並提出更多的理由與依據。隨著會議的風向迅速往主降派傾斜,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副將孫德祿亦打破沉默,出言贊同獻城歸周。

雖然心中還有些不甘、雖然性子粗直,可那幾名之前主戰的將佐、校尉卻也並不愚蠢。眼見越來越多的人表態主張降周,自己這邊明顯處於劣勢,且身份地位最高的幾名官員將領絕大部分都主降,自己再堅持不但不會有任何效果,搞不好還會被當成阻人活路的絆腳石給除掉,他們自然不會再固執己見,而是閉上嘴巴、退到一邊,把話語權和決策權讓給主降派、讓給一直沒有說話的主將韓守忠。

眼見主降派佔了絕對上風,韓守忠也就不再保持沉默,而是適時的將話語權拿回到自己手中,“勉為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