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收復”長寧城,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進長春州勤王救駕是韓匡嗣的戰略目標,而作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第一步,其兵鋒所指卻是蕭達祥剛剛丟掉沒幾天的永州。一來,防守永州的周軍人數雖然不多,但考慮到其強悍的戰鬥力對自己的側後方依然存在一定的威脅,留在那裡終究是一個不安定因素。二來,永州地處土河(老哈河)與潢水(西拉木倫河)交界處,乃是周軍運糧水道的必經之處。若是己方能夠重奪永州,便可以對周軍糧道構成嚴重威脅。就算不能逼得周軍後撤,至少也會令其分心乃至分兵回頭重奪永州。如此一來,既可以減輕長春州那邊的壓力,又可以為己方勤王大軍趕到爭取時間。

是以,當先鋒官蕭達祥向韓匡嗣提出先取永州、再赴長春州的建議後,後者只稍加考慮便點頭同意,下令勤王大軍直渡潢河,以最快的速度奪回永州——哪怕在韓匡嗣看來,蕭達祥的建議不乏有為他自己挽回顏面的成份在其中。

臨潢城距永州長寧城不過二百多里,對於幾乎人人有馬的上京道勤王大軍來說不過是兩三天的路程。不過,出於謹慎,韓匡嗣並沒有揮軍疾進,而是將中軍主力與前鋒拉開足夠的距離,數萬大軍抱成團,緩緩向前移動。是以,原本只需要兩三天的路程,他卻走了足足五天,直到應歷十九年(建隆七年)陰曆四月初一上午,才在前鋒主將蕭達祥傳來永州城周圍無周軍伏兵,城內防備比較鬆懈的訊息後,率大軍抵達長寧城下。

原本按照韓匡嗣的計劃,是先將長寧城團團包圍,而後再憑藉己方的兵力優勢“百道攻城”,用兵山人海將據城而守的周軍“淹死”。可令其感到意外的是,長寧城內的周軍雖只不過區區五千,卻沒有利用城池來彌補自己兵力居於劣勢的不利局面,反倒是出城列陣,準備和人數是自己十倍的遼軍硬碰硬的來一場廝殺。而且,從周軍兵士的臉上那堅毅、果決、悍不畏死的表情來看,對方根本沒有把五萬遼軍放在眼裡,彷彿對戰勝十倍於己的敵人充滿信心。儘管悍不畏死、視敵人如草芥的勇士令人欽佩,但像周軍這般自信到了極點,幾乎等同於自尋死路的“狂妄”行為,韓匡嗣的心中卻生不出絲毫的佩服之情,而只會報以輕蔑的冷笑。再加上,根據蕭達祥的觀察,出城列隊的周軍中並無“飛龍軍”的旗號,亦沒有前幾日永州之戰時那無堅不摧、令人生畏的火炮,使韓匡嗣更有了底氣。於是,趁著周軍列隊未完、陣腳不穩的機會,韓匡嗣下令前軍立即發起衝鋒,以求一擊便置周軍於死地。

正所謂“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隨著周軍依城列陣的那五千守軍頂住了遼軍一拔猛似一拔的進攻,不但沒有被如潮水般湧上去的遼軍沖垮,反而是越戰越勇,甚至在區域性區域打出了多次的反衝擊,給予那些個士氣不足、戰意較弱的遼軍進攻梯隊沉重打擊。眼見己方兵將在對方的強弓硬弩的射擊下一拔拔倒下,短短一個多時辰的工夫便損失了近兩千人,韓匡嗣不由得心中大驚,忙收起之前的輕蔑,下令停止從正面對周軍軍陣進行衝擊的戰法,轉而以部分輕騎在周軍陣前橫掠,充分發揮己方擅於騎射的優勢,利用遠距離投射的方式作戰。一方面利用周軍方陣只有外圍兵士裝備有大型盾牌,而內部兵士並無這類防箭裝備的缺陷,予以周軍一定的殺傷。另一方面,則是藉此消耗周軍箭矢,為後面的進攻做準備。

要說這韓匡嗣也確實是一位知兵的封疆大吏,經過戰術調整之後,遼軍不但迅速降低了傷亡數量,而且隨著周軍軍陣中不斷有兵士中箭倒下,原本因為強攻不力而有所降低的遼軍軍心士氣也漸漸得到了恢復,大有一鼓作氣吃掉周軍的氣勢。

眼見己方士氣越來越高,而周軍士氣則漸趨低迷,且從周軍軍陣中射向己方遊騎的箭矢也越來越稀疏,韓匡嗣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當即下令前軍一萬人馬全軍壓上,一鼓作氣將周軍沖垮,拿下長寧城。

或許是之前那種幾近幹捱打的狀態令兵將們士氣低落、或許是一上午的鏖戰令其精疲力盡、亦或許是韓匡嗣的消耗戰法取得了效果,總之面對遼軍前軍這傾盡全力的一擊,守城周軍終於抵敵不住,陣腳開始出現鬆動。而隨著遼軍越來越多的兵馬加入進攻,損失越來越大的周軍終於無法再保持陣型的完整與堅固,漸漸向城門方向移動和收縮,甚至顯出些許崩潰的跡象。

就在韓匡嗣以為勝券在握,準備命中軍壓上的時候,周軍軍陣背後的長寧城頭突然出現一支約兩百人左右的隊伍。不等韓匡嗣及其他遼軍高階將領看清其旗號,對方便已投入戰鬥,在一陣急如爆豆的轟響中,將一撥撥的彈雨潑撤向正情緒高漲的殺向周軍軍陣的遼軍兵士,將他們像割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