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勸降(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勳貴、高官重臣或死、或逃,當初參與推舉新君的臣公大部已經失散。不過,目下仍有十數人追隨在天子身邊,他們均可作證。”
“尚餘十數人?哼,太平王倒不如說只剩下千歲您一人,如此豈不更簡單。”韓德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再無之前的恭敬,而是向耶律和裡一抱拳,肅聲說道:“留守大人,耶律罨撒葛以及耶律賢、耶律屋質、耶律休哥等人必是見周軍勢大,為了保住身家性命、為了貪圖榮華富貴而棄天子及朝廷於不顧,自己偷偷跑到遼陽城下投降周軍。耶律罨撒葛此番入城定然受了周軍指使,以謊言及矯詔誑騙我等棄戰獻城。下官以為,天子及朝廷眾臣恐怕非但如耶律罨撒葛所說或亡或降,反而很可能已經擺脫周軍糾纏,退到安全地方。城外周軍怕城內官員守將得到訊息後士氣大增、據城死守,這才派耶律罨撒葛進城假傳聖旨,以求不戰而取遼陽。故此,下官懇請留守大人將耶律罨撒葛以及他的這兩名隨從就地正法,重整兵馬與周軍死戰到底。如此,方能回報天子聖恩、無愧於我大契丹的列祖列宗。”
韓德樞這一番話說得可謂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不但令耶律罨撒葛一時無言以對、令原本已經打算接旨的耶律和裡一時猶豫不決,而且也讓那些投降之心並不很堅定的中間派官員守將心中起了漣漪,開始權衡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萬界天王2全文閱讀。
就在耶律罨撒葛絞盡腦汁思索應對之策、就在韓德樞認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就在耶律和裡那原本已經被消磨貽盡的為國盡忠之心漸漸恢復的時候,一直站在耶律罨撒葛身後沒有說話的李馳卻一邊拍著巴掌,一邊搖頭道:“不愧是東京道韓左相,憑著一副伶牙俐齒、以一番強詞奪理的說辭便能令齊王啞口無言、能令耶律留守及在座一眾文官武將心生疑慮和猶豫。”
“放肆。今日在此議事的均是朝廷重臣、皇族勳戚,你個小小的校尉也敢在這裡胡亂置喙。來人,將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和他的同伴拉下去重責八十軍棍,以儆效尤。”明知道耶律罨撒葛身邊的這兩個所謂的隨從肯定是周軍派來監視的細作,可韓德樞卻故意不說破,反而想借機責打羞辱乃至要了他們的性命,以便徹底斷掉耶律和裡及其他文官武將的退路,逼著他們與自己一起據城死守。
只是,韓德樞頭腦靈活,那耶律和裡也不是傻子。雖說他現在對於是否投降尚在猶豫,可責打乃至打殺周軍細作、斷自己後路的事卻不會去做——若韓德樞刻意為之的話,漫說是八十軍棍,四十軍棍都能要了這兩名周軍細作的性命。更何況,他可以相信耶律罨撒葛、耶律賢甚至耶律休哥會賣主求榮,卻怎麼也不會相信堪稱國之柱石的耶律屋質會叛君,事情絕不會像韓德樞說的那麼簡單。所以,他先是揮手示意聽到韓德樞呼喊衝進大堂之內的十幾名親兵護衛出去候命,未得他的命令不得輕舉妄動,而後才面沉似水的對韓德樞說道:“兩位校尉既是隨太平王同來,亦算得上是朝廷使節,豈可欺侮怠慢。這位李校尉既然認為韓左相你強詞奪理,想必自有其一番道理,左相不妨稍安勿躁,聽一聽他的說辭。若是其說的沒理,不用左相下令,本留守便會命人將他們拉出去斬了。”
儘管心有不甘,可頂頭上司已經開了口,韓德樞也只好點頭稱是,閉上嘴巴不再說話。而李馳見狀則將已經揣進懷裡,準備掏出手槍反擊的右手拿出來,向耶律和裡微微一抱拳,然後說道:“韓左相方才口口聲聲說新君得位不正,齊王所傳乃是矯詔。卻不知韓左相一心扶保、寧死也絕不背叛的先帝在繼位之前可是儲君、世宗駕崩之前可有讓其繼承大統的遺詔或者口諭、在耶律屋質帳中商議推舉其為帝的文臣武將可超過了十個人?你自己堅決效忠的先帝當初就是靠著一群領兵大將用刀把子奪來的皇位,如今卻在這裡大言不慚的指責新君得位不正,真是可笑至極。”
“至於先帝是否已經駕崩,驗證起來也很簡單。”站在李馳身邊的孫大虎也將伸進左邊袖管之中、準備在形勢不利時拉響身上綁著的八枚手榴彈與大堂內一眾契丹文武同歸於盡的右手退了出來,大聲補充道,“如今先帝的梓宮就存放在瀋州城內,諸位文武只需派一兩名見過駕的官員前去辨認,便可證明齊王所言非虛。”
“不錯。正所謂‘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遼陽城對於周軍來說唾手可得,其之所以不攻城而派齊王來傳旨,完全是為了使城內軍民百姓免受戰火荼毒、為了使在座各位能夠保住身家性命。他韓左相為了一己之私、為了所謂的名節臉面卻要拉著諸位文武陪葬,其心可誅。何去何從,還望諸位早做決斷。畢竟,黃主帥和鄒副帥給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