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定(一),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取下澤州,北平軍北征左路軍只是稍做休整,補充了必要的糧草之後,便在曾志林的率領下繼續向東北方向出發,進逼榆州。於在曾志林所部抵達之前,來自澤州的契丹潰兵便已經將澤州丟失、大軍潰散、蕭海璃下落不明的訊息——知道蕭海璃抵近觀察北平軍這一情況的不只蕭可翰一人,其他高階將領也事先得了通知。所以當大軍敗退回澤州城,卻沒有發現蕭海璃的蹤跡後,這些高階將領們便判斷自家主帥只怕已經凶多吉少了。可畢竟這還只是猜測,在見到自家主帥的屍體或者得到來自北平軍的確切訊息之前,只能宣佈蕭海璃下落不明,而不能說其已以身殉國——傳到了榆州。因此,不等曾志林所部到來,榆州的州治和眾城內便已是人心惶惶、混亂不堪。待到探馬稟報北平軍大軍已近,城內的契丹人便再也坐不住了。不論是貴族官吏、還是平頭百姓,所有契丹族人均如驚弓之鳥一般,攜家帶口的逃出和眾城。有的去了大定府,有的則乾脆往更靠北的惠州、武安州,甚至是上京道路奔去,只求能離著那索命的北平軍越遠越好。而城內的漢人官吏百姓則如同過年一般,大開城門,敲鑼打鼓的將曾志林所部迎進城內,榆州此不戰而得。
兵不血刃拿下榆州後,曾志林並沒有急於繼續北上大定府,而是一面命令麾下大軍休整,一面給錦州那邊的黃海發出電報,請他立即與穆特爾取得聯絡,要後者暫停在契丹東京道的襲擾行動,按照原定計劃即刻西進,與自己一起夾攻大定府、並儘可能消滅正自上京道而來的契丹援軍,令契丹人在一定時間內無力爭奪中京道那些已被北平軍光復的州縣,使北平軍有足夠的時間消化、鞏固新取得的土地。
收到黃海要求其儘速撤兵、西進大定府的電報,正在契丹東京道內橫衝直撞、耀武揚威,逼得各州縣契丹守軍連城門都不敢出的穆特爾心中雖然一百個不願意,卻也不敢去違抗軍令。這傢伙率部在遼陽府城外示威似的轉了一圈,唬了城內的契丹官員將領一番後,便即刻調頭西返,經錦州,沿安德州、建州一線往大定府方向而去,將已經被他折騰得不成樣子的契丹東京道留給東京丞相府左丞相、越國公韓德樞去收拾這副爛攤子。
同樣的路徑,穆特爾此番西進大定府,與上個月相比卻要輕鬆得多,也順利得多。一方面,這一次他不是孤軍奮戰,有曾志林率領的北征左路軍相呼應,且又剛剛在契丹東京道顯足了事、抖足了威風,將士們計程車氣與鬥志較之上次西進要高得多。另一方面,曾志林所率左路軍自出了古北口後,便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克契丹州縣重鎮,且澤州一戰契丹中京道守軍損失較大、主帥蕭海璃更是陷於亂軍當中、生死未卜,再加上朝廷的援軍此時還在趕奔大定府的路上,一時不可能到達。這一切,使得暫時代理中京道軍隊指揮的那位原蕭海璃手下副將心裡是一點兒底也沒有。於是,了給自己壯膽,他在收攏來自澤州、榆州等處潰兵的同時,還將建州、安德州的守軍大量抽調到大定府協防,令兩州兵力空虛,既無法正面抵抗穆特爾所部的進攻,也沒有多餘的兵力投入到在上次阻擊穆特爾的戰鬥中證明非常有效的小股兵馬襲擾作戰當中去。如此一來,穆特爾不但非常順利的按照約定時間抵達大定府城下,而且在路上還順手拿下了安德州和建州,在兩州州城的城頭上插上了北平軍的大旗。
顯德八年陰曆八月初七,曾志林所率北征左路軍與穆特爾所率北征右路軍騎兵部隊於大定府城下會師,展開對此番北征最重要的一座城池——大定城的圍攻。
雖說以己方在大定城下的兵力,曾志林完全有把握在一兩天之內拿下這座在契丹中京道堪稱第一大城池,實際上卻比中原普通州城小上不少、矮上不少的契丹三大都城之一——隨著幽雲十六州重回漢家政權,南京幽都府早已不復存在,西京大同府更是成了北平軍的轄區,契丹如今只剩下上、東、中三京了。可考慮到自己此番北征的最大目的是儘可能削弱契丹人的實力,保障北平軍北部邊界的安全與穩定,所以曾志林、穆特爾等人並未急於攻城,而是採取圍而不打的方式,吸引契丹援軍繼續南下,己方大量殲敵創造有利條件。
曾志林、穆特爾在大定城下盼著契丹援軍快點出現,好儘早結束此次北征作戰,從而使得穿越團隊能夠集中精神應對後周朝廷可能出現的動盪與變化。可率領東拼西湊而成的總計七萬人馬的援軍的主帥耶律夷臘葛的行進速度卻是越來越慢,特別是在得到北平軍已經進至大定城下,並將該城團團包圍的訊息後,其南下的速度就更慢了,簡直可以說是慢如龜速。待到大軍進抵距離大定府七十里的恩州後,則乾脆停了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