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雞生蛋”(中),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策萬萬不可。”張懷勝反對道,“且不說咱們張家與北平軍素來彼此防、彼此敵對,‘飛燕堂’與北平軍麾下的‘暗羽堂’更是你來我往的相爭、相鬥了多年,雙方早已成水火不容之勢,知道咱們張家有難,叫他北平軍不落井下石已是難上加難。單就北平軍現今的實力來看,若真邀其南下,這柴周的天下便是其囊中之物、唾手可得,到時候,他又怎麼肯將這大好的江山拱手相讓,讓咱們張家坐收這漁翁之利呢?”

“義弟說的沒錯。以咱們與北平軍的關係,若是咱們跑去與其商議起兵之事,只怕咱們前腳離開北平城,後腳其就會將訊息洩露給柴周朝廷,借朝廷的刀來殺掉咱們這個仇敵宿怨。”張飛顯然是對自己義弟張懷勝的說法表示贊同。

儘管在內心裡也不認此策可行、儘管自己的親子與義子皆明確反對這個議,可在張永德看來,對張家與北平軍的關係,族侄張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現在對張家來說相當緊急的情勢下,他不可能如此草率的出這樣的一個建議,想必其是經過一番權衡與考慮之後才會這麼做,倒不妨聽一聽他的說法。於是,張永德一邊讓自己的親子和義子稍安勿躁,一邊示意自己的族侄繼續說下去。

得了張永德鼓勵的張能信心大漲,他清了清喉嚨,繼續解釋道:“叔父,兩位堂弟所說雖也有些道理,但正所謂‘世事無絕對’。那北平軍雖與我張家向來不和,且我‘飛燕堂’與其手下的‘暗羽堂’也已經明爭暗鬥了數年,彼此之間確有一些積怨。可在小侄看來,只要方法得當,且有足夠的利益做吸引,漫說咱們與北平軍只是有些許私底下的爭鬥,就算是雙方有什麼不共戴天的怨仇,也一樣會冰釋前嫌,了同一個目標而戰。小侄經過仔細思量與權衡,認將借兵的物件定在北平軍身上有三大理。

其一,北平軍自節度使王崤峻以下的‘清園’兄弟中,除了像徐紹安、錢遠山、曾志林等領兵將領外,其他成員在迴歸中土之前絕大多數應該都是經商之人。這從他們初回中土便投身商場,且在掌控北平軍後,依然大力發展商業,此還特意建立了“大通商行”來進行經營,全然不顧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中便可見一斑。而‘商人重利’乃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這是深入到每個商人骨髓中的信念、是經商者的性,並不會因其現在身份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既如此,那麼只要我們誘之以利、誘之以北平軍無法視而不見的好處與利益,北平軍‘清園’兄弟骨子裡的商人性便會驅使他們去追逐、去賺取,而不會去考慮這樣做是否與自己之前的做法一致、是否符合道義、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其二,北平軍無論是作節度使、節度副使的王崤峻、徐紹安這樣的高官,還是像錢遠山、曾志林、穆特爾等等武將,乃至像範吾成這樣以經商主的成員,行事一向都是我行我素,做任何事情都是以是否符合‘清園’兄弟利益、是否符合北平軍利益來考量、來判斷的。在他們眼裡,從來都是‘清園’兄弟的利益、北平軍的利益高於柴周朝廷的利益、高於柴氏官家的利益。或者說,在他們的心裡只有北平軍而無朝廷,自然也就更談不上對朝廷的敬畏。這從當初其一班兄弟幾乎是用強要的方式從朝廷、從官家手中硬奪過了幽雲十六州建立北平軍並藉此成這一大塊土地的真正掌控者,以及幾乎可以肯定是其暗中幫助偽漢抵抗柴周大軍征討,後又翻臉無情的將偽漢朝廷徹底平滅的行中亦能看清一二。說句不好聽的,當初柴榮在時,北平軍諸人或許還因忌憚於其赫赫威名,在不損害北平軍利益的情況下,表面上對朝廷還能做到以禮相待。如今柴榮駕崩,面對柴宗訓這麼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娃娃,只怕北平軍連之前的那點敬意都難以維持了。既然北平軍對柴周朝廷、對柴周官家再無敬畏之心,那麼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其自然會去盡力爭取,而絕不會在意什麼君臣之道、上下尊卑,更不會因畏於皇家的威儀而放棄唾手可得的好處。

其三,北平軍雖實力強悍、兵力雄厚、戰力超群,但從其此前的一系列表現來看,其志並不在開封城內的那把龍椅,而是另有所圖。須知,以北平軍的實力,漫說是南下入主開封,就算是橫掃天下、一統寰宇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可自打北平軍成立以來,除了當初曾經奉旨南下平滅偽漢外,其從沒有一兵一卒越過自己的南部邊界進入柴周朝廷控制的區域之內過,其兵鋒所指一直都是北邊的契丹人、搶佔的都是契丹人控制下的土地、斬殺的都是契丹人的軍隊、打擊的都是契丹人的實力。儘管小侄一時還搞不明白北平軍諸人何會如此痛恨契丹人、何置中原及江南那幾乎唾手可得的膏腴之地、花花世界於不顧,反而一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