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刺王(四),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復荊湖有功之臣嘉獎、受勳之前,整個荊湖之地各州縣都不會有追捕你們兄妹的海捕文書,我家叔父自然也不會知道他奉若上賓的客人居然會是朝廷的通緝要犯。”
“妹妹就不怕令叔父發現我們兄妹的身份後怪罪於你?就不怕一旦周韻真的刺殺了王崤峻,朝廷會治你夫君的罪?再者,既已答應放姐姐和姐姐的同伴一條生路,何又要我們只能逃往江南,還要散播有關李煜的謠言,這不是有些多此一舉嗎?”張燕有些不太能理解自己這位曾經的好姐妹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劉萍蘭聽了不以意的一擺手,說道:“等到叔父看到海捕文書,妹妹我已經是開國伯夫人,他以如何能怪罪於我。至於我夫君,就算那個周韻真得到老天爺幫忙刺殺了五哥,朝堂上只怕立時會亂成一團,一眾大臣會爭權奪利而拼個你死我活,一時半刻又哪有心思來追究我夫君或者其他荊湖之地官員的責任。等到朝堂上你爭我奪完了,說不定連皇帝都換了,又有誰會冒著引起荊湖之地變亂的風險,來用前朝的事情治我夫君以及其他手握重兵的荊湖官員的罪呢?至於要姐姐和姐姐的同夥逃往江南,並散播李煜密謀行刺五哥的謠言,乃是了了卻妹妹的宿怨,卻與姐姐和姐姐的同夥無關。”
劉萍蘭的回答令張燕一時無語,她實在沒想到自己這位看似單純的曾經的好姐妹,居然會有如此的心機。她不但使自己和自己的夫君擺脫了與“飛燕堂”有牽連的不利局面,而且還藉此機會將禍水東引,利用柴周朝廷的力量去自己報私仇——儘管劉萍蘭沒有明確講過她在江南的經歷,不過經過多方打聽,張燕還是瞭解到了一些情況,知道自己這位好姐妹與江南大將林仁肇的關係、與江南國主李煜的仇怨。
只是事到如今,無論張燕怎麼後悔自己小看了這位曾經的好姐妹都已無濟於事。現在的局面之下,她除了照對方要求的做之外,再無其他更好的選擇。於是,儘管心裡不情不願,張燕還是起筆來給兄長寫了一封信,交待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告之了與劉萍蘭心腹家丁會合的地點與時間,並囑咐自家兄長千萬不要因牽掛自己而貽誤撤離的時機,速速離開荊湖之地上。
建隆元年陰曆三月初八午後,在劉萍蘭心腹家丁的“陪同”之下,張飛帶領一眾手下以回家鄉奔喪名離開朗州城,匆匆搭船順流而下,經洞庭湖往鄂州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