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分別之後(上),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在同一軍,平時經常能夠碰面。之前曾經聽辛都頭起過,對鎮上的幾位同伴很是想念,過段時間一定要找機會向軍指揮使請假回鎮上看望一下。

雖然表面上對鄰居給自己帶來這些訊息表示感謝,可邱明博心中卻既很不是滋味,又很有危機感。一來,當初因不願意五人當中身體素質最好、武力最強的人離開,他是幾人當中對辛飛宇投軍反對最激烈、最堅決的一個,並因一時氣惱而斷言對方想借軍功出人頭地是痴心妄想。就算能順利入伍,也是當一輩子大頭兵的命,有不了出頭之日。如今人家辛飛宇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當上了都頭,而且前途一片光明。對方取得如此成績,一旦回還,豈不是打自己的臉,令自己面上無光。二來,也是更重要的一點,自辛飛宇投軍離開後,自己便趁虛而入,追求因男朋友不顧自己反對堅持投軍而頗感委屈、失落、傷心、氣惱的王涵。經過一段時間的“猛攻”,在年初時終於取得了成效,如今雙方已經到了談婚論嫁、佳期可待的階段。此時辛飛宇若是回來,不但自己要頂著個“奪朋友妻”的帽子而無顏面對,而且搞不好王涵還會在感情上產生動搖,從而令兩人的婚事產生變數。果真如此的話,他邱明博在鎮上將再也無法立足,恐怕除了孤身一人遠走他鄉外,便別無他選了。

要想避免出現上面的情形,就只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阻止辛飛宇回鎮上——以現在雙方的身份地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另一種辦法便是勸大家——最少也要勸王涵——和自己一起離開小鎮,去一個辛飛宇找不到的地方生活。這樣既不會失了面子,也不會有失去王涵的風險,可謂是一舉多得、一勞永逸。

只是,主意好想,真正實施起來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畢竟大家才剛剛在鎮上站穩腳根,並經營起一家可以安身立命的鐵匠鋪,要想說服其他人放棄這份安定生活,跟自己去遠處重新打拼謀生,談何容易。所以,從縣城回到鎮上後,邱明博在隱瞞了有關辛飛宇的訊息的同時,一邊時不時的旁敲側擊,試探其他三人對離開小鎮,去更廣闊的天地打拼的態度;一邊關注著鎮上的一舉一動,自己的計劃一旦不能成功尋找著退路。

或許是老天爺可憐他、或許是運氣好、亦或許只是單純的巧合,就在邱明博從縣城回到鎮上半個月後,一支來自揚州、前往開封、洛陽及京兆府的商隊路過小鎮,並在這裡暫歇休整。原一支遠途商隊與一座小小的鐵匠鋪不會有任何交集,可卻因商隊大管事在鎮上閒逛時,偶然從陳寶強和邱明博開的那處“兄弟鐵匠鋪”經過,看到陳寶強一時手癢仿照唐刀樣式製造並掛在鐵匠鋪門口權當招牌的一把無鞘橫刀而發生了改變。

一方面,這支商隊的東家除了商隊之外還經營著許多其它的產業,冶鐵、鍊鋼、兵器打造皆有涉足。另一方面,那位姓張的商隊大管事在任現職之前曾經在東主李家的冶煉作坊做過一段時間管事,對冶煉和兵器打造有些瞭解。因此,當他無意中看到那把雖裝飾簡單卻通體散發著森森寒氣、銳利異常的橫刀後,不得心中大奇,不相信如此精良的兵器會出自一名小鎮鐵匠之手,並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進了“兄弟鐵匠鋪”內。

結果,在與陳寶強和邱明博一番攀談、特別是確認掛在門口的那把橫刀確面前這位貌不驚人的黑臉大漢所制之後,這位張大管事知道自己揀到寶了。一來,鐵匠鋪內的兩人,一個深諳冶煉之道,其所說的一些冶鐵、鍊鋼之法自己是聞所未聞;一個精通奇技機巧之術,其自造的一些用於加工鐵器的小工具自己亦是見所未見。二來,當他試探著向對方出購買那把橫刀時,對方不但毫不猶豫的答應,而且價錢也遠低於自己的預期,顯然這東西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普通之物,打造起來既不麻煩也不復雜,而是手到擒來——不然的話,對方也不會把刀隨意懸在鐵匠鋪門口當店幌使用了。

此外,作商隊的大管事,張管事對自家東主的心思亦很是瞭解。考慮到現如今世道不太平,長途販運雖利大風險亦大。冶煉特別是軍器打造卻因戰事頻仍而市場廣闊,大有可,自家東主早有意透過在朝中的關係將西北一帶朝廷駐軍軍器製造的差事拿到手,自家產業的鞏固與發展開闢一條新路。因此,在確認鐵匠鋪中二人確有些獨特才能,並親眼見證那位陳姓鐵匠用遠比其他鐵匠短得多的時間,就煉出了一塊精鋼後,當即便決定東主招攬他們。不過,出於謹慎,張管事並沒有馬上表露出招攬之意,而是先出錢買下那把掛在店門口的橫刀,並在回到居住地後暗中派人對“兄弟鐵匠鋪”、對陳、邱二人及他們的家眷進行了一番調查,確認這四個人乃是自海外歸來的漢人後裔,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