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劉澄勸降,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潤州城被周吳聯軍包圍,可囿於兵力相對有限,所以周吳聯軍的包圍圈並不算非常的嚴密,大隊人馬固然無法突破,個別武藝高強的武士卻能倚仗著自己高明的身手,避開巡邏計程車兵,在夜間偷偷進出潤州城。因此,當天晚間,城內的主帥劉澄和一眾將領便從秘密出城打探的探馬口中得到了盧絛部在太平村遭遇周軍“狼牙營”及吳越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主將盧絛僅率百餘親兵僥倖逃脫的訊息。對此,劉澄自然是正中下懷,心中暗喜,其他將領卻是忿懣不已,心情沉重。若是此前不知道盧絛會率軍前來,或者沒有預料到周吳聯軍會出兵攔截也就罷了。可問題是,眾將不但知道盧絛會來,而且也預料到周吳聯軍會分兵阻擊,更此直接找到主帥劉澄,請求派兵出城,予以策應。結果,卻因劉澄的不以意和輕敵而錯失良機,以至盧絛部幾近全軍覆沒,這些將領心生怨氣與不滿也就順理成了。只是,抱怨也好、不滿也罷,劉澄畢竟將多年,又是國主李煜恩寵有加的藩邸老臣,此番雖行事偏頗、剛愎自用,但其積威仍在。眾將除了在私底下閒聊時在言語上報怨幾句外,對這位頂頭上司卻不敢有任何直接的違逆和反駁。是以,整個潤州城依然處於劉澄的掌控之下,與盧絛部被殲之前並無變化。
不過,要說一點區別都沒有,卻也不盡然。因就在盧絛部全軍覆沒的訊息傳進潤州城的當天午夜,劉澄的心腹便帶著他的親筆信暗中潛出城去,與城外的周吳聯軍就獻城投降一事進行初步接洽。
對於劉澄的投降意願,吳越王錢俶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只是,此時穆特爾尚在太平村,要到第二天才能返回。是以,錢俶一面盛情款待前來送信的劉澄心腹,一面派人連夜出營,前往太平村給穆特爾送信,請其儘早回營,一同商量此事。也正是於有了錢俶派人送來的這個訊息,穆特爾才會在天剛矇矇亮時,將只能靠兩條腿走路的吳越軍步卒甩在後面,只率全部有馬的“狼牙營”急急返回大營。
對於投降一事,穆特爾與錢俶的反應是一樣的。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能夠不動刀兵而拿下城池,算得上是將者的最高境界。穆特爾雖喜歡疆場衝殺,快意恩仇,卻也不是嗜殺成性的屠夫,對獻城投降的事情也是樂見其成的。因此,在看完劉澄的親筆書信後,穆特爾對恭恭敬敬站在自己面前的信使先是溫言撫慰一番,隨後又給予了不少的賞賜。對劉澄在信中出的一些有關身家性命、官職地位等要求,穆特爾雖然沒有當時便滿口答應,卻也表示會在官家面前其美言,其盡力向朝廷爭取。那信使得了款待和賞賜,又有了周軍大將的承諾,心中高興之餘也鬆了一口氣。其在周吳聯軍大營中耐心等到天黑,便帶著穆特爾給劉澄的回信偷偷潛回城裡,去向自家主帥報喜。
經過幾番書信往來,到建隆二年陰曆五月初二,雙方已就獻城一事達成協議,並約定了獻城的時間和方式——建隆二年陰曆五月初四,潤州城四門大開,劉澄率城內所有將佐、官吏及一萬守軍出東門向周吳聯軍投降。
協議既定,穆特爾和錢俶自然在城外耐心等待,城內的劉澄卻遠沒有穆、錢二人那般輕鬆。儘管其在潤州城內說一不二、頗有威權,可不管怎麼說,獻城投降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此時的劉澄固然是鐵了心要投降,可事到眼前,要面對下面諸將的質疑、鄙視、不滿,乃至批駁、反抗,他的心裡還是有些沒底。只是,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劉澄就是心裡在沒底,這最後一步也得邁出去。
建隆二年陰曆五月初三,劉澄召集眾將佐到自己的府內議事。在介紹了盧絛所部全軍覆沒、金陵再無援軍可派等等,在座眾人已然知曉的訊息後,劉澄喟然一嘆,說道:“留後守城月餘,所思所想自是不負君恩、報效朝廷。只是,如今形勢嚴峻,盧虞侯所部在太平村大敗虧輸,而周軍數路大軍兵逼金陵,朝廷和國主已無援兵可派。城外周吳聯軍圍城多日,自擊敗盧虞侯所部後亦是頻頻調動,只怕不日便會攻城。以周軍火器之犀利,一旦攻城,潤州勢必不可守,城內亦勢必生靈塗炭,死傷枕藉。吾等領兵者,固然守城有則,卻也要滿城百姓的身家性命考慮,自己及麾下眾兵士的身家性命著想,切不可了博一個忠臣勇將的名聲,而置百姓和兵士們的身家性命於不顧。留後今欲以一已之辱而保全全城百姓及兵士之生,不知在座諸君以如何?”
雖然劉澄並未直接說出“投降”二字,可其話裡的意思卻是再明白不過了。是以,他這邊話音才落,下面眾將佐皆面有戚色,不少人更是嚎啕大哭,會場氣氛一時間變得既壓抑又緊張。眼見眾將佐情緒激動,劉澄生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