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戰太原(十),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團柏谷位於太原城南一百二十餘里,屬太谷縣管轄,是從晉東南北上太原的必經之路、咽喉要道。(隨夢小說網)該谷南北長一百二十里,東西寬近一里。山谷兩邊山勢陡峭,許多地方都是直上直下、高達數十丈的崖壁。山谷東側多是一排排茂密的樹木或者百姓的小塊田地,西邊有一條佔據山谷近一半寬度的太谷水,中間則是南下北上的狹窄官道。
顯德七年yīn歷七月二十二的上午,一支上萬人和數千輛馬車、騾車或者牛車組成的龐大隊伍正緩緩的行進在團柏谷中,沿著只有十來步寬的山路逶迤北上。在隊伍的中間,後周伐漢大軍後軍都指揮使石守信一邊擦抹著自己臉上的汗水、詛咒著頭頂上無情揮灑著自己無限熱量的烈rì,一邊催促著手下的兵士和役夫們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天黑以前趕到山谷另一側的紫紅鎮過夜,這樣才有可能在yīn歷七月二十五這一最後期限之前將自己押運的這五萬石糧草及大批軍資送到太原城外的周軍大營。
原石守信是不必這麼著急的,他從潞州出發的時間並不晚,完全能夠比規定時間前兩三rì便到達周軍大營。可惜天公不作美,他率軍離開潞州的第二天便開始下雨。起初只是淅淅瀝瀝的小雨,雖然影響行進速度,卻還不至讓他誤了每rì的行程。可等他到了沁州後,情形便發生了變化,不但淅淅瀝瀝的小雨變成了瓢潑大雨,而且還時不時的颳起一陣陣的大風。這種天氣狀況下,漫說是過載的車輛,就連普通人輕身行走都已不可能。面對這種情景,石守信就是再不願意也得認命,無可奈何的在沁州城暫歇,等待雨勢稍小才繼續北上。結果,這一等就是四天,直到yīn歷七月十八運糧隊才得以重新上路。
沁州避雨使得石守信此前打出的時間上的餘度完全喪失,而且離開沁州的最初兩天道路泥濘難行也拖了他不少後腿,所以了搶時間,這幾rì以來他真的是不管不顧的往前趕,以至運糧隊不但兵士和役夫一個個累得苦不堪言,甚至連拉車的騾馬都出現被累死的情況。儘管如此,石守信卻沒有一點減慢行程的打算。因作後軍都指揮使兼次運糧隊的押糧官,他很清楚不能將糧草軍資按時送到軍前的後果——輕則降級罰俸、軍棍伺候,重則推出轅門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如果他押運的這批糧草不能按時送到,太原城外的近十萬大軍就可能要面臨缺糧的危險。
不過,人終究是肉做的,比不得機器。一大清早從位於團柏谷中部的分石鎮出發到現在近午時分,這一路頂著越來越毒的rì頭,一刻不停的走了將近三個時辰,運糧隊中無論是兵士還是役夫都已經疲憊不堪,甚至連不少騾馬都累得開始吐白沫了。眼見手下人疲馬乏,再走下去只怕會出現人馬中暑倒斃的情況,就算石守信心裡再著急,也只得下令隊伍暫時停下休息、埋鍋造飯,待人馬吃飽喝足、歇過勁來再繼續前進。此時,石守信的運糧隊距離北側谷口的紫紅鎮大概還有三十里左右的路程。
休息的命令一下,運糧隊立時便停了下來。不少兵士和役夫就勢便坐在、甚至是躺倒在車輛遮擋形成的yīn涼之中,躲避著頭頂上那毒辣的烈rì,任憑官道上的塵土沾滿自己滿身滿臉也毫不在意。而一部分尚有餘力,不願意坐臥在官道上的兵士和役夫,則衝到太谷水邊,或者狂飲清涼的河水、或者以河水澆頭降溫,享受著難得的涼爽。更有甚者,乾脆直接跳入河中浸泡,從而濺起一簇簇的水花,惹著在岸邊飲水或者洗臉的同伴報怨連連——幸而河水中心雖深,離岸邊二三十步遠的地方卻還算比較淺,只不過將將齊腰,到不至讓這些跳入河中的兵士和役夫有溺水的危險。
放鬆的時間是短暫的,在放任手下盡情的享受了一番晉源河的清涼後,石守信便下令各部收攏人馬,抓緊時間吃飯、休息,半個時辰之後務必要重新上路,天黑之前必須趕到紫紅鎮。
儘管不願意離開清涼的河水,但軍令就是軍令,面對軍中森嚴的紀律,那些跳到河水中的兵士和役夫只得放棄這難得的涼爽,依依不捨的從河裡走上岸,去和自己的同伴們坐在一起吃飯、休息。好在此時山谷中開始起風,雖然比不上前幾rì遇到的那種差點把人刮到天上去的狂風,但吹在溼衣服上那種涼爽的感覺還是比較舒服的。
兵士和役夫們三五成群的開始吃飯休息,石守信也在親兵的服侍下,坐在一把撐起的大傘底下,一邊嚼著肉乾和乾糧,一邊喝著清洌的河水。不過,或許是出於身經百戰練就的對危險的敏銳感知能力,或許是天上隨風飄落的泥土、草屑引起了他的注意,亦或許是山頂樹林中原歡快鳴叫的鳥兒突然間沒有了一點聲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