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說服“自己人”,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霸氣以及睥睨前朝聖主明君的豪氣。能夠作出如此宏大詩詞的人,其所謀所圖絕對不小,非常人可比。”
意識到原本與北平軍一班人接觸不多、瞭解更加有限,對北平軍的判斷主要依靠作為其同伴、同僚、同黨的自己所提供的各種資料與訊息為依據的趙安易,突然轉變對北平軍看法的原因居然只是一首詞,許新生不由有暗自苦笑。他在心裡埋怨張維信為何偏偏要吟誦這首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產生錯覺、霸氣十足的詞、且將詞的作者安在王崤峻頭上的同時,也積極為北平軍辯解道:“雖說詩詞能夠明志,可僅憑一首詞便認為北平軍意圖爭奪天下,趙先生的說法未免有些武斷了。畢竟,照張維信所講,這首詞乃是上一年王崤峻巡視邊防,於朔州黃河岸邊的即興之作,其所體現的只是作者在創造詩詞時的狀態或者心情。而這種狀態或者心情往往只是一時感受、轉瞬即逝,與其心中真正的志向、真正的意圖很可能並不相符,甚至是相去甚遠。
不錯,北平軍從節度使到所屬一班文武近一年多來在這裡幹得風生水起,其麾下‘飛龍軍’、‘保安軍’亦是精悍非常、戰績輝煌。可一來,‘清園’兄弟掌控北平軍時日尚淺,其在北平軍十六州乃至二十四州還未能真正站穩腳跟。一旦其決定征伐天下、揮師南向,剛剛才迴歸中原、人心思定的北平軍士紳百姓只怕未必願意再起兵戈、重蹈戰火,。而沒有了北平軍士紳百姓的支援,‘清園’兄弟便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縱然手中的武器再犀利,也不可能長久存在。二來,以某這段時間隨兄長賈潤安及北平軍最重要領兵將領之一的曾志林參觀了北平軍多處軍寨、堡壘,耳聞目睹的種種情形來看,北平軍目下的戰略重心是在長城之外的契丹,而非我大周朝廷;其麾下最強悍的‘遊騎兵’營、‘狼牙’營,以及其他精銳悉數駐紮於長城沿線,而非其轄境靠近京城的一側;其麾下兵馬日常訓練及戰陣演練均以對抗騎兵為主,而非對抗步兵或者攻克堅城。
況且,若是北平軍一班人有意圖謀天下,則必會把在禁軍及朝堂中威望極高、雄才大略的副點檢大人當成自己成就王霸之業的巨大阻礙,必會對咱們這兩個出自副點檢大人麾下的訪客小心提防,又怎麼會允許你我二人在北平軍四處遊覽,甚至允許某參觀其多處軍寨與堡壘呢?是以,在某看來,北平軍的目標是守住自己現有地盤、徹底擊敗長城之外的契丹蠻夷,而非逐鹿中原、爭奪天下。”
儘管對許新生有關詩詞明志的解釋並不十分認同,但一來趙安易一直將其當成自己人、認為對方與自己一樣忠實於趙氏集團、忠實於趙匡胤,從未想到過面前這個與自己及自己的兄長共事多年、深得趙匡胤信賴、很快就要成為自己妹夫的傢伙會背叛自己這方,投靠到北平軍“清園”兄弟的麾下。對於許新生前面的這一系列言辭,只當是其在闡述自己的觀點,而絲毫沒有意識到對方是在為北平軍一班人找理由、打掩護。二來,趙安易對身為大周最精銳的“神機軍”右軍都指揮使的許新生的軍事才能還是非常信服的。再加上此前許新生確實參觀了北平軍的多處軍寨、堡壘,因此趙安易對於許新生有關北平軍兵馬主力部署的位置以及其戰略重心所在的推斷同樣深信不疑。
與趙安易僅僅憑藉一首經由張維信轉述、實際上根本無法確定究竟是不是王崤峻所作的詞得出的結論相比,許新生以“事實為根據”、以“常理為基準”的論斷顯然更有說服力。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仔細推敲,再加上許新生在旁邊不停的“講事實、擺道理”,趙安易終於還是放棄了自己那看來很是“草率”、很是“不成熟”的結論,認可了許新生對北平軍未來走勢的分析判斷,決定回京之後,據此向副點檢大人和自己的兄長稟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