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機構重組,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身上——隨著徐紹安的迴歸,楊新原就是臨時代理的候補委員頭銜被終止。
與委員會選舉的波瀾不驚相比,團隊內部機構調整方案則要豐富得多,其內容涉及了舊部門的裁撤以及新部門的建立。
其中,商貿部一如大家所預料的那樣被大幅縮減,此前被委派擔任各府知府的成員均脫離與商貿部的隸屬關係,轉隸其他部門。今後,商貿部將只有部門負責人兼對內貿易司主管範吾成、對外(海外)貿易司主管賈潤安、對內貿易司副主管朱曉媛和劉婕四名成員。
雖然商貿部被縮編令範吾成心中有些鬱悶,但與其他幾個部門比起來,他的遭遇還算好的。因根據調整方案,此前於林小雨的離開早已名存實亡的醫務室以及職能可以節度府相關官員替代的對外交流部被正式撤消。而原來的物資管理部、檔案室等部門雖然沒有被徹底取消,卻無一例外的被降了級,全都原來的部級職能部門變成了其他職能部門的組成部分。
物資管理部和檔案室被編入了新成立的後勤部,成了其下屬的相關專業司。尤遠任後勤部部門負責人兼特殊物資管理司和民用物資管理司主管,胡雪瑩任檔案管理司主管。而此前物資管理部負責的軍用物資管理工作,則全面轉交軍事部直接管理。
對外交流部則被編入了新成立的政務部,成了其下屬的對外交流司。除了對外交流司外,政務部還下轄負責的行政司。其中,張維信任政務部部門負責人兼對外交流司主管,趙大偉任行政司主管,除他二人之外的北平軍各府知府均政務部成員,共同參與政務部各項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在裁撤、縮編部分職能部門的同時,此次全體大會還批准建立了新的職能部門——政務部。政務部是因應北平軍六府的建立而新增加的一個職能部門,其職責主要是負責北平軍rì常行政管理,協助委員會制定北平軍各項行政政策。
與上述幾個部門大規模的改組和新建相比,科技部、情報部、軍事部以及保衛部的變化則要小一些。科技部、軍事部和情報部是幾個部門中改動最小的,其成員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將原來部門所屬各科室統一升格成了司,而各司主管依然原來各科室主管擔任。而和保衛部的改動較科技部要大一些,其職責在原來只負責穿越眾個人的貼身jǐng衛以及穿越團隊各主要生活區、工作區、生產區等區域的安全保衛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各州縣新成立的jǐng察部隊和城管部隊的管理職能。
說到新成立的jǐng察和城管,就不能不到在賈潤安出海的這半年時間裡,已經基完成新一輪的擴軍,實力得到快速增長的“飛龍軍”陸軍以及“保安軍”。
其中,“飛龍軍”陸軍自原來“保安軍”的十個團中jīng選出了一萬五千餘人,將其中的一小部分編入原有各團,補充因幽雲之戰造成的戰鬥及非戰鬥減員,其餘大部分人馬則在一部分從原有各團抽調來的骨幹軍官和士官的組織下,建立起了新的戰鬥團隊。經過整合後的“飛龍軍”陸軍最終形成了兩個合成步兵師(每個師包括三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後勤輜重團,共一萬兩千人)、一個dú lì騎兵團、一個dú lì炮兵團、一個加強“遊騎兵營”,以及一個加強“狼牙營”組成的總兵力達三萬餘人、裝備有近代化熱兵器的作戰力量。而且,得益於科技部及所屬生產基地據有技師、工匠、工人的忘我工作,當顯德七年yīn歷二月初“飛龍軍”新兵完成基礎訓練,正式成“飛龍軍”的一員後,都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嶄新武器。
與“飛龍軍”相比,“保安軍”的擴編完成得則要緩慢一些。因與“飛龍軍”擴編兵源來自“保安軍”老兵不同,“保安軍”擴編的兵源均來自北平軍的普通百姓。要想將這些入伍前只會種地、打工、做買賣的普通百姓訓練成具備一定的軍事素養、擁有一定作戰能力計程車兵,遠比讓已經完成民到兵轉換,只需要熟悉火器使用的“保安軍”升級成“飛龍軍”要困難得多。儘管根據軍事部和保衛部的計劃,此番將“保安軍”擴編到三十個團後,其中只有十五個團是以正規軍形式存在的常備團,另外十五個團除了那些作各團骨幹的軍官與士官按正規軍標準進行要求、成真正的職業軍人,其餘士兵皆採取寓兵二民的理念,以類似前世民兵、預備役的形式存在。但最初的基礎訓練對於常備軍或者民兵、預備役新兵要求都是相同的,兩者之間並不會分開進行——之所以會如此安排,主要是考慮到養兵成的問題,畢竟現階段對於穿越團隊來說外部環境相對比較穩定,沒必要維持一支十萬餘人人,已然超過北平軍承載能力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