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萬民折(中),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穩妥的王崤峻也難得的激動了一回,他看著自己的兩個兄弟,一字一頓的說道:“了漢人百姓,了咱們的子孫後代,這幽雲十六州咱們是要定了。他柴榮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
“五哥說的對,幽雲十六州是咱們打下來的,他柴榮想要走門兒都沒有。他要是敢跟咱們來硬的,那咱們就打他孃的。”徐紹安也略顯激動的說道。
眼見王、徐二人情緒突變,大有一不做、二不休,誓將柴榮和後周軍一巴掌拍倒在地的氣勢,張維信連忙出來給二人降溫,寬解道:“五哥所言極是,兄弟也常有此想。只是,俗話說得好,‘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人不能指望著一口就吃成個胖子。如今咱們的首要任務是繼續發展、壯大實力,絕不能急於求成。在咱們有能力收拾舊山河之前,實不宜使中原地區再陷入無秩序的軍閥混戰之中去。
況且,按照馬平安信中所講,後周朝廷的大部分文臣武將似乎更傾向於將幽雲十六州交予咱們兄弟。既然如此,咱們何不踏踏實實的坐等對方將十六州之地雙手奉上,什麼非要再起干戈,令原開始安定下來的幽雲百姓再次經歷恐慌與不安呢?畢竟現在對咱們兄弟來說,民心遠比一個節度使的官銜重要得多。只要民心在,咱們便是幽雲十六州的無冕之王,任誰也休想將這塊地方從咱們手裡奪走;失去了民心,就算柴榮封咱們位個幽州王,到頭來也會幽雲百姓所唾棄,從而無立錐之地。”
張維信的一番話令王崤峻的情緒漸漸冷靜了下來,他也意識到自己方才有些失態,連忙說道:“七弟說的不錯,是兄心情浮躁了。”
說到這兒,王崤峻頓了頓,略一思忖,接著對張維信說道:“不過,老七你說到民心,卻讓兄有了一個想法。想那柴榮及其手下大部分文臣武將雖然比較傾向於將幽雲十六州交予咱們兄弟,但說到底將幽雲十六州交到咱們這群只有契丹和後周兩國朝廷授予的閒散官職,從未在幽雲之地和朝堂之上擔任過任何實際職務的傢伙手中,這樣的決定多少都會令後周朝廷和柴榮的臉上有些不好看。既然如此,那咱們何不幫幫他們的忙,給他們找一個臺階下,讓他們可以有一個更好的藉口來自己讓出幽雲十六州做辯解。”
“五哥打算怎麼幫柴榮和後周朝廷這個忙?”張維信很感興趣的問道。
“咱們給他上份‘萬民折’、給柴榮和他的朝廷一個‘順天應民、善解民意’的大義名分。”王崤峻解釋道,“如此一來,但凡有什麼人對後周朝廷的這個決定有任何質疑,都會被對方一句‘民心所向’給堵住嘴。”
“這個辦法好雖好,只是柴榮三天後就要與咱們見面,短短兩天時間咱們上哪裡去找那麼多的百姓來簽名畫押呀?”徐紹安在贊同的同時也表示了自己的顧慮。
“這個卻並不難。”張維信說道,“如今幽州城在咱們的掌控之下,原來的那些官員全都咱們兄弟馬首是瞻,讓他們咱們兄弟寫一道言辭懇切、感情真摯的‘萬民折’想來不是什麼難事。至於說讓百姓簽名的問題,一來,所謂‘萬民折’不過是個比喻、是個概稱,並不真是要有一萬個百姓簽名才行。二來,以咱們現在的能量,發動人手在幽州城內動員百姓往‘萬民折’上簽名畫押,在兩天之內徵集到萬人參與此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兒,張維信轉向王崤峻,建議道:“依小弟看,這件事就交給此前一直在協助小弟管理幽州城的鐘聯絡使和的岳父韓推官去做比較妥當。一來,他們二人與幽州官員關係熟絡,辦起事來要比咱們直接找那些官員方便許多。二來,他們又與咱們兄弟是親家,辦這種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事肯定會盡心竭力,力爭辦得最好。”
王崤峻聞言點點頭,說道:“如此,就按老七你說的辦。鍾聯絡使那邊你去知會他一聲,至於韓推官那邊,還是兄我親自走一趟好。畢竟,就算沒有寫‘萬民折’這件事,兄這個女婿既然到了幽州城,無論如何也是要去老丈人家拜訪一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