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內外有別(中),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穆特爾話說的有些直,但卻不是那種犯愣不講理的胡攪蠻纏,這到是令王崤峻想到了一些問題,一些今後可能遇到而現在必須就要予以解決的問題。因此,他攔住被穆特爾這種略帶頂撞意味的言語搞得有些氣惱,想要改唱黑臉,繼續教訓一下這位小弟的徐紹安,說道:“老三十五話雖然說的有些直,但卻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錯,咱們這些人既然結拜異姓兄弟,自然應該像親兄弟一樣,既要相互尊重、相互幫助,也要儘可能做到所謂的兄友弟恭。不過,弟弟尊敬兄長雖是應該,卻也不能凡事都聽兄長的,許多時候當弟弟的還是應該根據相應的行準則、道德準則,以及是否會損害到團隊利益這一條做出自己dú lì的、正確的判斷,而不能一味的聽從某位或者某些兄長的指示與安排,其中涉及到專業領域方面的問題則更應如此。”
說到這兒,王崤峻略頓了頓,思忖片刻,向徐紹安及旁邊的張維信徵求意見道:“依我看,咱們最好還是就決策權、領導權等相關問題開一個會、形成一個決議,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眾兄弟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什麼事該自己管、什麼事不該自己管、什麼事該聽兄長的、什麼事不必聽兄長的。畢竟從今往後咱們所要負責的是北平軍十六州五十餘縣上百萬人、涉及到士農工商各個階層、各個方面的所有事情,其複雜程度遠超咱們之前管理的那些依附於咱們兄弟,在咱們的田產、作坊、礦山、私人武裝中做事,唯咱們馬首是瞻、不敢有半點反對意見的十幾萬地普通百姓和流民。”
對於王崤峻的議,張維信和徐紹安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其中,張維信說道:“五哥此議甚好。以前兄弟們基上都是各管一攤,負責的都是自己擅長的方面。而且,於大家活動的主要區域都是在幽州城、良鄉城、‘涼園’、‘翔龍堡’,等等相距不是很遠的地方,即便在某些問題上有些意見分歧,也可以透過召集大家開會的方式予以解決。就算像老七他們的‘開封留守處’離著幽州數百公里遠,也能夠利用電臺與大營這邊保持時時聯絡,解決各種他不能做決定的問題。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一方面咱們要管理的地方從自己的產業變成了整個個北平軍十六州之地,無論是工作的內容還是空間上的範圍都擴大了許多。而隨著範圍的擴大,咱們兄弟很可能需要分散開來,前往北平軍各自戰略要點或者關鍵城池坐鎮、駐守,再想像以往那樣遇到重大問題便集中在一起開會恐怕會有很多困難——畢竟電臺數量有限,不可能分配給每個駐外的兄弟一臺。這就勢必要求咱們駐外的兄弟遇事要有決斷權,如果某個地區有不止一位兄弟坐鎮、駐守,則還需要明確方才五哥所說的決策權、領導權問題。這樣才不會出現某位兄弟遇事不能決、不敢決,以及多位兄弟就某件事情發生爭執,以至一時無法形成統一意見,影響事情處理的情況。
此外,後周朝廷雖然封了咱們兄弟不少的官職,但除了節度史、副史、判官,以及幾個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侯使等武官之外,其他官職大部分都是散官和勳官,真正負責實際事務的行政文官幾乎沒有。此次會議還需要咱們自己將北平軍十六州及下屬各縣大致劃分成幾個等級,並派遣相應的兄弟去其中的大城重鎮、關鍵所在坐鎮或者駐守,負責當地的政務或者軍事,以便咱們能夠有效掌控整個北平軍,不至出現下面各州縣各自政的不利局面。
當然,我所說的政務與軍事是分開管理的,那種軍政一把抓、對節度府統一管理北平軍十六州非常不利的藩鎮型主官是不允許出現的。”
“既如此,兄弟我這就去發電報,通知大家來北平城開會,把這個問題給解決掉。”對張維信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異議的徐紹安接話道。
王崤峻也對張維信的想法表示了贊同,但對徐紹安要大家來北平城開會的議卻沒有支援,他擺了擺手道:“如今絕大多數兄弟都在‘涼園’那邊,科技部的兄弟們又要加班加點的生產,以滿足‘飛龍軍’和‘保安軍’擴軍對裝備的需求。依我看,還是咱們幾個辛苦點,趕回‘涼園’去開會佳。”
“五哥說的極是,就依五哥所言。”張維信和徐紹安聞言齊聲答道。
不過,雖說是要趕回“涼園”去開會,但了加快會議程序、給每個與會兄弟充足的時間作出自己的決定,王崤峻等人動身之前還是透過電臺向“涼園”那邊通報了此次會議的議題,讓大家好好考慮一番。另外,對於無法透過電臺聯絡的、駐守在蔚州的程飛和吳鵬,也派專人騎快馬將相關議題給他們送去,並帶回他們對此事的看法——儘管於路程問題,除非會議表決結果出現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